佛山在线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段洪洋:用田园综合体打造佛山版“向往的生活”

田园综合体,自2017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历了一个五年试点期,接下来面临的是下一个五年发展期。近日,广东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段洪洋在接受佛山日报《理论周刊》专访时表示,田园综合体是农业里面比较高级的形态,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升级版,不仅对城市形象提升有积极作用,还因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显著作用容易得到老百姓的认同。珠三角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消费能力,对现代农业的需求丰富而多元,既要求产业高质量发展、又要有高品质安全农产品,还要有高品位的休闲、亲子、养生、科普产品等,田园综合体恰好可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佛山不妨积极探索实践,用田园综合体打造佛山版“向往的生活”。

专家简介

段洪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在农业农村政策研究、规划设计、数字农业农村、农村电商领域有20年经验,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深度参与广东省乡村振兴规划、广东省扶贫绩效第三方评估、东西部协作绩效第三方评估、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大型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论著5本。

田园综合体到底是什么?

发展至今,田园综合体已成为以农为本、以探索创新为魂,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和一并推进,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综合性项目。

《理论周刊》: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经过5年的发展,无论是政策还是案例,目前国内田园综合体发展如何?

段洪洋: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背景下,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农村综合改革、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在我国,田园综合体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演化。理论层面,早期的田园综合体受霍华德田园城市理念启蒙,后又吸收了城市综合体的相关理念,十九大之后则受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影响巨大。实践层面,田园综合体自2012年无锡“田园东方”的成功开始为社会所知。2012年,在无锡市惠山区的“中国水蜜桃之乡”阳山镇落地实践了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该项目构建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为核心组织要素的、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空间实体。其核心价值是满足人回归“乡土”的需求;城市人流、知识流、资金流反哺,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产业组合、新的生活空间。是“城乡一体化的美丽乡村计划”。在美丽的乡村提升农业生产、植入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幸福人居;在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下,构建现代都市和乡村文明交融的社会生产、社会活动和幸福生活的美丽版图。中央农办领导考察指导该项目时,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认可。

“田园综合体”一词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解读“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当前乡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亮点举措。随着田园综合体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和财政部启动农综改和田园综合体试点,田园综合体快速在全国爆红。但是,2019年因“地产化”严重等原因,政府和社会开始对田园综合体开展沉淀反思调整。田园综合体大致上走过了一条从“农旅+地产”到“农业农村为主线”的发展道路。发展至今,田园综合体已成为以农为本、以探索创新为魂,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和一并推进,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综合性项目。“以农为本”是田园综合体区别于其他综合体项目的显著特征。“探索性、融合性、现代农业农村一体化设计”是田园综合体区别于其他农业项目的三个显著特征。可以说,经过五年的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也确实获得了一些成效。

广东分别在2017年、2019年、2021年跻身全国田园综合体试点省份,目前建设完成和在建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有河源东源田园综合体、珠海斗门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江门蓬江田园综合体、高州大唐荔乡田园综合体、茂名好心茂南田园综合体、翁源丝路花海田园综合体、梅州梅县田园综合体、广州市从化区风行生态田园综合体等。现有项目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粤西、粤北,区域地形以平原、盆地、滨海为多。

田园综合体发展拓宽乡村振兴思路

新田园主义对城乡关系、乡村规划、农业、教育、建筑、社区文化提出主张,而所有的主张,都基于关心人自身、关心人与人的关系、关心人与环境的关系、鼓励人们勇于实践可持续的经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理论周刊》:目前田园综合体发展价值观主要有哪些?

段洪洋: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价值观是新田园主义,伴随过去几年实践中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目前,我国学者对田园综合体发展价值观存在以下观点,相信对田园综合体建设乃至对各地乡村振兴都能拓宽一些思路。

一是主张产业驱动和模式可复制。新田园主义强调用模式可复制、可推广的田园综合体商业模式来实现理想,是用旅游产业引导中国乡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

二是主张对接三农。新田园主义鼓励与三农产生关联,积极促进产业和文化的发展,实现三农“富强美”的发展目标,包括各种可行的合作方式。

三是主张城乡互动。新田园主义鼓励城市人来乡村消费、旅游、创业、生活和定居,带来经济和文化互动,促进交流与融合。

四是主张教育和文化。新田园主义主张项目须包含教育和文化设施,须容纳、对接并开展社会公益事业;虽然项目强调商业模式,是商业项目,但也要带有社会企业目的,每个项目至少要有一部分业务作为社会企业目标,并力争将文化根植和建立于企业内部,提出“复兴田园,寻回初心”。

五是主张乡朴美学。新田园主义认为美学是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核,在美学上拒绝符号化、标签化和装饰主义,在乡村建设中反对浮夸的仿古中式风格等约定俗成的东西,新田园主义的美学观是洗尽铅华后的自然、天真,见素抱朴。

六是主张开放与共建。新田园主义主张兼容并包、培养别人、联合发展,应是许多共建者参与的过程,也是社区居民、游客、员工共建的过程,所有人都共享快乐成果。

七是主张与时俱进。新田园主义要营造的是现代田园生活,不是固守传统、保守复古。在可持续发展,人文和自然等理念的指导下,主张乡村现代化,也主张将传统田园生活与现代科技相对接。

八是主张可持续发展。新田园主义主张遵循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统一。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经济上可持续盈利,当地人的生活可持续发展、成长。强调可持续的产业培育,方法上可持续、可循环,强调自然生态理念,包括风格、技术、运营和管理文化。

九是主张营造新社区。新田园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这里说的人包括“原住民、新住民、游客”这三个人,而不是其中两个或一个人。新田园主义不止停留在建造物理的空间,而更重要的是营造追求自然和人文主义的生活方式,营造有场所精神的社区。

十是主张实践。新田园主义不能只停留在一番情怀、一篇理论,应结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以可持续成功的商业模式、产品模式开展实践,务实地作用于中国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田园主义在田园综合体商业模式之外,还对城乡关系、乡村规划、农业、教育、建筑、社区文化提出主张,而所有的主张,都基于关心人自身、关心人与人的关系、关心人与环境的关系、鼓励人们勇于实践可持续的经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在新田园主义社区,人们之所以能够积极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参与共建着一种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正是在这个人本主义思想复兴的时代人们的共同追求。它将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未来的关系,表现为“发现自己、分享快乐、触摸自然、播种未来”的图景。

佛山有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现实需求和良好条件

佛山若打造田园综合体,可优先考虑选址三水区或高明区,无论从农业资源和土地产出率上,相信对农业项目的接受度会更高。

《理论周刊》:佛山虽是制造业大市,但也有丰富的田园资源。您认为佛山打造田园综合体的条件如何?

段洪洋:包括佛山在内的珠三角城市普遍具有打造田园综合体的现实需求。一是珠三角城市普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投入方面有优势。二是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政府更有动力把农业农村做得更好,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农业农村齐抓并进的升级版的好抓手。三是珠三角的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很难在种养规模上与粤东西北及外省同行竞争,需要寻找更高综合效益的发展方向,田园综合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四是珠三角市民对周末休闲、亲子度假、科普研学、健身康养等需求大,对品质的要求也高,田园综合体可以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

佛山具有建设田园综合体的良好条件。从1999年~2003年的广东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今天的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从五好新农村到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从1993年佛山南海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到当下的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佛山在农业、农村、改革等方面均拥有良好的条件。田园综合体要求现代农业农村一体化规划设计,要求三产融合、三生同步、三位一体,要求改革探索,佛山既往的这些条件都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必须看到,佛山是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田园综合体作为以农业为主的项目,亩均建设用地的产出可能没有高精尖制造业来的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佛山各地还有较多的基本农田,也有零散的农村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这些土地可以打包建设田园综合体,提高土地产出。同时,佛山各区发展不平衡,若打造田园综合体,可优先考虑选址三水区或高明区,无论从农业资源和土地产出率上,相信对农业项目的接受度会更高。

田园综合体是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综合解决方案之一

佛山要选点建设田园综合体,更需要发挥选点乡镇的新型产业优势,如果这个乡镇本身有手工艺、土特产或文化符号等一些可以吸引人们来休闲旅游的要素,这些要素就是可以被传播、采纳、加工售卖的,因此我们会注重对这些地方产业特色或文化特色的一种再挖掘。

《理论周刊》:目前佛山各级政府对乡村振兴都有很大的投入,您之前也走访过禅城、顺德、南海多个村镇,您认为还有哪些值得改进或加强的做法去推进建设?

段洪洋:近年来,佛山市各级政府围绕五大振兴开展了系统且卓有成效的工作、亮点颇多。举几个例子,产业振兴方面,拿到了珠三角唯一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人才振兴方面,与省农科院签订协议,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市”;文化振兴方面,传统桑基鱼塘在佛山重焕生机等等。然而,周边的兄弟城市同样也在进步,从2019年开始,全省每年都会开展乡村振兴评估,佛山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提升?结合在佛山调研发现的一些问题,个人觉得佛山可重点提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粮食安全。目前基本农田保护已深入人心,但粮食储备、智能粮库等在村镇层面普遍认识不深。地方对提高基本农田种粮效益的路径普遍感到困惑。二是规划。规划是推进乡村振兴规划的好抓手,但当前规划不统一、质量不高、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规划的作用发挥。目前,国家层面已经赋予了村庄规划法律效力,空间规划也基本确定,剩下的实际是高质量整合规划的技术问题。三是土地金融。作为农村最大资产的土地和产业血液的金融,二者如何结合助推产业,值得探讨。四是农业产业。近年来省财政重点支持粤东西北区域,大大增强了东西北区域农业产业的实力,使之相对佛山同类产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佛山农业产业需要有应对策略。再回到我们聊的田园综合体,这些问题,田园综合体恰恰可以作为综合解决方案。

当然,佛山要选点建设田园综合体,更需要发挥选点乡镇的新型产业优势,如果这个乡镇本身有手工艺、土特产或文化符号等一些可以吸引人们来休闲旅游的要素,这些要素就是可以被传播、采纳、加工售卖的,因此我们会注重对这些地方产业特色或文化特色的一种再挖掘。顺应当地生态环境、产业环境和文化环境特色并激发其活力,在这样一种理念和方针的指引下,整个城乡的发展一定是平衡和可持续的。比如陈村花卉世界,可以考虑怎么和各个村统筹在一起将花卉经济做大做强,而像陈村镇仙涌村这样有鲜明农业产业特色的村,可以把其本身的年桔品牌做足,引入人才,做成总部经济,把企业做活,才能给各种设施输血,实现良性互动。再如南海区西樵镇,有历史悠久的桑基鱼塘,正在实现从种桑养蚕到种桑养人(吃和穿)的华丽蜕变。如此一来产业的范畴就扩大了,这样小产品也能变成大产业,再加上西樵对文化内涵的挖掘,给产业赋能和增值,就算不是打造田园综合体,相信也能在国内众多乡村振兴样本中脱颖而出。

来源丨佛山日报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刘蓉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