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论语丨治水,佛山点解甘“掂水”

佛山上半年治水“成绩单”日前出炉: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7个省考断面6个达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未必弄得懂这些专业术语的含义。但他们对这份“成绩单”有着自己的理解:家门口的河涌变得水清岸绿,周末常去的湖库日益秀丽,碧道上的骑行者越来越多、城市的绿色亲水空间更有品质……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里,人们感受到佛山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持续向好。

河湖展新颜,好水润民心。专业考核和群众评价,共同道出了一个事实:治水,佛山就系“掂水”!

佛山河网密布,与水结缘、依水而兴、因水而灵动。水承载着佛山的过往,也影响着城市的未来。进入新发展阶段,佛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市民要过上高品质生活,良好水生态环境都是必需品。如果水质不达标、河岸上散布违建、黑臭水体依然存在于房前屋后,就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这也是为什么佛山要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治水兴水的主动战攻坚战的原因所在。

治水兴水,是对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考验。水体是流动的、连通的,只注重流向治理、“圈水而治”,治不到位;治水工作涉及面广,如果各自为政、“九龙治水”,治理分散;治水工程始终停留在零敲碎打层面,治不彻底。做好治水兴水这篇大文章,既考验治理者的决心和信心,更考验能力与智慧。

半年时间内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正是源于治水策略的优化。市、区成立水环境治理指挥部,让指挥体系更加高效、有力、畅顺。“全流域”治理、“强统筹”推进、“大兵团”作战、“分层次”实施,体现了科学规划、系统推进的整体思路。实践证明,体制理顺,方法对头,就能事半功倍,让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河涌清澈了,蓝天变多了,空气新鲜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随之提升。保护花草树木、河流水系,就是在保护城市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更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从治水兴水,到保卫蓝天,再到建设“无废城市”,政府、企业、个人都全力支持参与,尽心尽责,才能汇聚起最强大的“绿色合力”。

半年“成绩单”,让佛山打造绿韵水乡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再接再厉,持续做好水文章,塑造“半城山水半城绿”的岭南水乡新风貌,将进一步擦亮佛山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这样的美好图景,就是人民向往的生活。

文丨佛山日报评论员刘江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