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时隔3年行通济回归,佛山民俗专家任流畅谈这一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行通济,冇闭翳”,佛山大型民俗文化活动行通济即将回归,人们提着生菜、举着风车、熙熙攘攘走过通济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景将重现。阔别三年,重新回归的行通济民俗有何深意?记者采访了佛山著名文艺家、行通济民俗专家任流。

传承大爱互助精神

任流是佛山少有的集文学、戏剧、美术及作曲于一身的多产文艺家。出生于佛山金鱼街的他,在通济桥一带度过了童年时代,对行通济民俗铭记于心。因此,行通济成为他创作的重要题材,占据了其所有文艺作品的三分之一多。至今创作有长篇小说《行通济》,文艺作品集《通济天下》《别样精彩行通济》《通济传奇》《神奇通济桥》,创作行通济歌曲多达18首,包括《行通济》《通济大祝福》《新时代行通济》等。话剧《通济天下》曾被搬上舞台;长篇小说《行通济》出版后,获佛山电台连播,深受百姓欢迎。

行通济即走通济桥,在佛山已有近400年历史。“佛山人行通济,实际是各业百姓都到通济桥畔举行大团拜,彼此欢天喜地,迎接新的一年耕作开始,劳作开始……由于附近设有赞翼诚善堂,两岸百姓常行善举;行通济早已融入了大爱互助,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任流说,其实,旧时行通济并不仅仅在每年的正月十六,一年四季,每逢家中喜庆、婚姻嫁娶、婴孩满月、老人贺寿、新铺开张、乔迁之喜、中举归来、海外回归、出外经商等,佛山人都会行通济。

全民参与行通济。/部门供图

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时代行通济,意气风发欢畅淋漓;男女老少豪情壮志,波澜壮阔蓬勃生机……”在这首创作于2018年的歌曲《新时代行通济》中,任流以行通济民俗为载体,用歌曲激励佛山人奋发有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对佛山人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大家对通济桥的理解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任流说,历史上,由于水土流失,通济桥下河水干涸,洛水河成了道路,仅保存两边桥栏,但人们每年正月十六依然诚心欢欣行通济;改革开放后,通济桥一带高楼林立,大道纵横宽敞,通济桥变成了公交站,人们就绕着公交站走,从中可以看出,行通济这一民俗文化,凝聚了佛山人团结奋进的力量。

“今年的行通济,是幸福美好之行,是健康快乐之行,是风光无限之行,是锦绣前程之行。”任流说,3年前因为疫情原因他倡导人们“网上行通济,一样无闭翳”,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3年后,行通济回归,人们又可以手举风车、提着生菜行通济,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体现,在新时代、新征程、新开局的光辉岁月里更加有意义,凝聚了佛山人高歌猛进、阔步前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激情。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黎红玲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