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一个县区级试点,在推动城市三水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新的一年,三水如何协调好城与乡之间的关系?
昨日召开的三水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聚焦城市功能优化、品质提升,以“六个协同”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共绘协调发展美丽新画卷。
打造高辨识度特色精品城市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比拼的不只是经济数据,还有功能品质与生活体验。2019年,三水朝着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方向,加快打造城市标杆,完善城市功能,跑出了品质建设的加速度。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全会报告提出,要强化“三水品质、湾区生活”,围绕打造辨识度高、吸引力强的特色精品城市,深化三水新城、北江新区、旧城区一体化规划发展,大力构建城市“强中心”新格局。
“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有利于解决三水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与经济体量不相匹配的不足。”南山镇党委书记刘劲涛表示,全会报告以问题为导向,真正抓住了短板进行深入分析。
新与旧,是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对关系。全会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三水北站片区、北江新区西拓、三达路北延片区等城市新功能板块开发建设,加快启动区体育中心建设,积极谋划铺排一批“高大上”新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形态。加快推动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全面投入使用,激活城市文化板块功能,加快推进百年车站主题公园建设,彰显特色,留住城市记忆。推进城市更新,丰富城市夜间经济载体,使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区委常委、西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学坚表示,目前已启动建设的百年车站主题公园将纳入河口古渡小镇整体建设。接下来,西南还将谋划百年海关建设,与昆都山脚下的古渡口串联活化,展现城市文化内涵,提高辨识度。
近年来,随着城市配套项目进入密集兑现期,三水新城的内涵越来越丰富。2019年7月,位于三水新城的三水文化活动中心大剧场投入使用。(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构建发达交通路网,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格局。全会报告提出,全面启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广佛肇、佛清从高速和三水三桥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建成中心环线。
“我们会成立专门的队伍推动项目加速启动建设。”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骆永强表示,在内成网方面,将重点打通中心城区的路网,畅通“毛细血管”,拓宽节点;在外联通方面,将加快推进三水中心环线等一批路网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全域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
以“六个协同”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三水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2019年,全区771个自然村总体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三片联动”建设成效初显,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更充分地流动;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基层延伸,农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2020年是三水开展试点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在这关键的一年,三水如何进一步展现作为试点的担当?
全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突出城市与乡村相融相促、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大力推进“三片联动、百村共建”,加快推进全域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医疗、文化、政务服务融合提升四大行动计划,抓住农村公路、厕所等重点领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坚持示范引领,进一步推进五大“美丽行动”(建设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和美丽廊道行动),进一步扩大示范片自然村覆盖面,推进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巩固建设成效,加快构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治”管理机制。
“今年中部示范片区将进一步加强联动,提质扩面,加快推进全域振兴。”担任中部片区联合党委书记的区委常委、乐平镇党委书记何小玲表示,在产业上,乐平将北联芦苞,对芦苞进行产业辐射;南联云东海,让云东海的都市产业辐射乐平,让乐平的科技、产业人才共享云东海的生态环境和都市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此外,乐平还邀请清华大学对中部片区联动方案进行设计,目前已形成初稿。
培育发展新动能 振兴乡村产业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产业都是立足之本,是发展的根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
今年的全会报告专门就“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了具体明晰的工作方向部署。水产业、种植业、农旅文产业将是重头戏。
全会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立足水产业、种植业优势,加快推进青岐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大塘农业园、三水渔世界农业园申报省级农业园区。
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志泉表示,三水渔世界农业园横跨乐平、芦苞、大塘三个镇街,是一个面积达5万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级水产园区,计划于2020年春节后启动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全会报告提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入挖掘独特的农业资源与乡村文化资源,全面推进“祠堂+文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宿、农旅文旅等产业,打造“一轴三区、三环七带”乡村全域旅游,将乡村振兴集聚的人气转化为财气。
2019年,三水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民收入增长渠道持续拓宽;乡村观光旅游人气高涨,乡村美丽经济受市场追捧。
“全会报告关于如何把人气转化为财气的思路非常明确。”董志泉认为,三水把乡村振兴的工作从全区角度作出统筹,让全区乡村旅游有机融合起来,真正推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落地,这种宏观产业布局更有利于实现全区性的资源差异化统筹。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梁欣莹、马永钊、何艳纯、黄妙哲、郑泽聪 通讯员三宣、余德伟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