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飞起来,广播喇叭响起来,标语横幅挂起来,创意视频拍起来……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水积极创新防疫宣传形式,一系列接地气、易传播的宣传方式,让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群众入耳入脑入心,营造全员参与、群防群控的浓厚氛围。
线上线下联动防疫知识家喻户晓
在三水大街小巷,疫情防控的横幅海报、户外屏、宣传车随处可见。这是视觉上最直接且便于记忆的宣传方式。
“新冠肺炎将大量杀死你的抵抗细胞。”“如果你幸运活下来,也别高兴。”在芦苞镇,一张张自制宣传单上的标语与众不同。话语虽直白,却将防疫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清楚,传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这批红纸宣传单出自芦苞镇宣传文体办公室工作人员罗骥之手。他站在村民的角度换位思考,将科学防控新冠病毒的知识,化成一句句为村民量身定制的警示,简洁明了,让人愿意看、喜欢看,看完之后还能入脑入心。
线下接地气,线上广覆盖。连日来,三水结合本地情况,加强融媒体矩阵宣传,通过图文、视频、音频、H5等方式,全方位多平台宣传,大力普及健康教育与防控知识,切实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
老奶奶自制饭前防疫口诀,姐妹花自创防疫顺口溜,主持人用手语为一线加油打气,文艺家创作诗文、书画、歌曲……一系列以“战疫”为主题的作品,依托三水官方“两微一网”平台和联动媒体宣传,及时传播正能量。
三水积极挖掘身边榜样,涌现出疾控人员许娟、医护人员彭丽珍等一批人物。目前,佛山+平台正在连载三水战疫故事,三水电视台、三水电台不间断播报疫情防控字幕和信息,区卫健局策划“专家访谈”等栏目,让防疫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截至昨日上午,三水部署2万块户外电子屏滚动刊播防疫信息3.6万次,防控疫情广播播放音频127万次,印发宣传单张19万张,悬挂宣传海报、横幅等5万张,协调宣传车、公交车、出租车2509辆,发送疫情防控提示信息27万条,防疫宣传做到全方位、广覆盖、无死角。
大喇叭+无人机高科技宣传防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不容拖延。针对中老年群众的视听习惯,一批大喇叭加入了防疫宣传阵容,成为强有力的工具。
“等这场疫情过去了,先至(再)一家人出去茶居喋翻(喝上)两杯,整翻(点上)两味……”9日,白坭镇的本土方言版防疫宣传声带刷爆朋友圈,21小时阅读量突破100万。在村里大喇叭收听疫情防控信息的陈建珊说,用乡音广播的防疫宣传非常地道,让人备感亲切,也更容易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白坭镇借助科技力量,整合智能应急广播系统和雪亮工程公共视频,加派人员值班,实时监测,实时指挥。这对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组合,在宣传中发挥出传播迅速、覆盖广泛、接收便利的优势。
目前,三水共有238个终端463个应急大喇叭投入使用,每天循环播放防疫知识声带,补强农村地区、老年群体疫情防控宣传的薄弱环节。不少党员干部不再需要录制音频,他们或开着执法车流动播报,或手持喇叭走街串巷,用粤语和普通话双语广播,打通了防疫宣传的“最后一百米”。
三水还采用了与时俱进的高科技手段。“不要集聚,快点回家!”“快点散开,记得戴口罩!”日前,一个“无人机喊话村”的视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热传。几位正在聚集娱乐或到处溜达的大爷大妈,听到从空中传来的防疫宣传后,马上戴上口罩,起身回家。
从2月4日起,乐平镇创新方式,运用无人机在重点区域进行疫情防控全方位排查,清晰、直观地对市场、村居、厂区等重点区域进行监督。该镇将无人机快速、远程遥控的优势运用到当前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来,通过空中广播实时喊话,提醒村民莫聚集、戴口罩,将防疫知识第一时间传递给家家户户,织密防疫宣传的“天罗地网”,效果更加有效。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玲玲 通讯员三宣、刘希岩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