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三水4000志愿者“战斗”56万小时

党员志愿者严把村居第一道防线,防疫心理咨询志愿者疏导负面情绪,志愿“宣传员”花式传播防疫知识,志愿服务队为弱势群体送饭菜……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三水全区1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4000余名志愿者广泛参与“战斗”,累计服务时长约56万小时,服务群众超60万人次。

志愿红马甲背后的一个个凡人善举,一次次守望相助,传递着温暖,贡献着力量,用爱心和信心构筑起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乐当“守门员”

严格把关第一道防线

“党员就要带好头站好岗。”在西南街道大塱山新村,正月初二以来,党员志愿者林俊明每天参与村内各卡点的检查工作,认真记录外来人员信息,利用“防疫小程序”核实进出人员是否有疫情发生地接触史,为村民的健康平安当好“守门员”。

林俊明是三水党员志愿者的缩影。战疫打响后,3000余名党员志愿者率先参战,迅速集结行动起来。在社区、村居、高速路口等检疫点做好健康检测和登记,这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一项重要的志愿服务项目。

除了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民间的志愿队伍也充实了“守门员”的力量。1月30日,团三水区委、区志愿者联合会发布公告,面向全区招募一批疫情防控志愿者。

志愿者在对车乘人员测量体温。/佛山日报记者赖基润摄

疫情之下,无人能置身事外,志愿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也意味着奉献与付出。面对有可能被感染的风险,身份不一、行业各异的众多志愿者,依然坚定选择报名“逆行”。

“我们志愿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志愿请战,随时听从组织安排,奔赴战场!”2月3日,三水区第一批青年战疫志愿突击队队员在请战书上按下手印,在培训后快速“补位”投身各个疫情防控卡口。

今年21岁的在校大学生陆卓荣是其中的一员。2月15日8时许,大雨滂沱,他身穿雨衣、脚踩雨靴,准时出现在广三高速云东海收费站出口联合检疫点,对车辆和人员进行测温、排查。在一次次举高测温枪的过程中,不时有雨水从衣袖上流入,打湿里面的衣服,但陆卓荣仍然坚守到工作结束才回家。

“有一次检查到警务人员的车,他们也是参加防疫工作的,还叫我们加油。”陆卓荣说,这一声声“加油”让他感到自己的志愿工作格外有意义。

在线“疏导员”

为市民戴上心理口罩

“家里来了从疫情发生地的亲人,后来在医院隔离了。但小区的人对我们议论纷纷,心里承受了不少压力。”……疫情发生后,为留观人员、一线医护人员、普通市民等不同群体开展线上心理辅导,提供心理疏导解压攻略,成为三水区防疫心理咨询志愿者的主要工作。

面对疫情,做好公众心理危机干预很迫切。在疫情防控中,区卫生健康局、团区委、区妇联联合区各级医院成立区防疫心理咨询线上服务平台,招募31名拥有专业心理资质的志愿者,通过专业、精准有效的服务,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疫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依托团队的专业性,志愿者对不同人群分别采取不同的心理服务策略。针对留观场所人员,通过开展线上问卷调查、“青”听你心语音陪伴、线上兴趣爱好交流等活动稳定他们的情绪;对一线医护人员采取一对一辅导干预治疗;对普通市民采取倾听、同理心、消除不确定性等方式帮助解除焦虑。

区防疫心理咨询志愿者接听热线,疏导咨询者的负面情绪。

“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大家戴上心理防护口罩。”心理咨询志愿者章微微说,曾有一名市民,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民警劝导其进入留观点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情绪尤为激动。民警拨通区防疫心理咨询志愿平台电话热线,让章微微对该市民进行心理疏导。

“我们首先要倾听,再就是要共情,理解他们,也要劝导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章微微说,该市民有些不安,她通过耐心倾听后给予了专业意见,帮他接纳当下的焦虑和压力,聚焦正面,从而平复心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

一边连着千千万万的群众,另一边整合了全区资源,区防疫心理咨询线上服务平台成为听民声、解民困、分民忧的有效载体和宽广平台。至今,区防疫心理咨询线上服务平台共接访个案93例,多次为留观人员、一线人员开展心理干预。

化身“宣传员”

防疫科普“铺天盖地”

在线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充当防疫志愿“宣传员”。白坭镇大学生协会会长梁泽怡放弃假期,日行1.7万步,协助村委干部深入村头巷尾,张贴宣传告示;西南街道张边社区组建新三水人志愿服务队,针对辖区居住的贵州籍人员,用大喇叭播放地道的贵州话声带,将防疫知识传到家家户户。

此次疫情中,三水志愿者还注重线上引导舆论,拉起全民防疫的“宣传战线”。

1月29日,区志愿者联合会组建三水区网络文明志愿者微信群,招募372名网络文明志愿者,包括200名机关青年志愿者、172名社会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三水区网络文明志愿者提醒你:战疫仍在继续,千万保持警惕。”2月25日,五星志愿者、网络文明志愿者卢美英在朋友圈发出一张防疫海报提醒市民。每天在不同的时间点,她都会与所有志愿者一起将防疫海报、视频和官方重要通知转发微信群或者朋友圈,让权威信息及时传递到群众身边,凝聚战疫正能量。

志愿者在张贴防疫宣传告示。

和卢美英一样,74岁的佛山好人、五星志愿者陈丽珍也响应区志愿者联合会的号召,加入了网络文明志愿者的行列。她还在家架起三脚架和自拍杆,录制了一段“敲竹板说战疫”的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认真制定一个计划,想想什么最合适。”“天天进行一项锻炼,精神饱满好身体。”陈丽珍说,尽管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到一线,但宅家也是贡献,希望以此提醒防范意识较淡薄的市民戴口罩、少出门,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

此外,百余名青年“云合唱”公益歌曲MV《风雨微光》,为全民战疫传递真情和力量。截至目前,三水区文明志愿者共发布防疫信息83轮,线上派发宣传单近5000张,转发官方链接6000多次,总阅读量超30万。

当好“服务员”

真情为民获点赞

时下,疫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给部分群众带来困难,三水志愿者挺身而出。

在西南城区,考虑到独居老人免疫力差,自我防范能力较弱,是易感染高危人群,区常青志愿服务队启动“二帮一”结对模式。卢美英和明叔等主动为独居老人送上口罩,帮助打扫卫生,提供跑腿买米买菜、维修家用电器等服务,并提供精神慰藉。

自3月9日起,每晚7时30分左右,乐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的3个“候鸟快乐营”线上第二课堂微信群便热闹起来。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担任补习老师,在线上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后辅导,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志愿者为企业职工理发。

如今,防疫+复工,给企业和一线员工带来很大的考验。针对防疫物资紧缺,三水区各爱心组织、爱心人士四处奔走,筹集了资金15万余元、价值5万余元的防疫物资,助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

疫情期间,很多理发店还未营业,加之部分企业实施封闭式管理,不少员工发型日渐“飘逸”。理发师志愿者深入大塘镇工业园100家企业,开展爱心义剪志愿服务活动,尽心竭力解决员工“头”等大事。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大哥哥大姐姐们解答问题都很仔细,还提供了多个解题思路。”“理完头发,人都清爽了很多,工作起来也更带劲啊!”……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志愿者无私奉献,为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转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赢得市民的声声称赞。

原标题:三水4000志愿者“战斗”56万小时

全区1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同心战疫,服务群众超60万人次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玲玲 通讯员彭莎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