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四位佛山企业高管探讨后疫情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对佛山企业运营带来深远影响。后疫情时代,企业该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连日来,记者对话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杰军、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柏成、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姜晓平、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磊等经济界人士,共同探讨企业该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首要增强抗风险能力

记者:佛山企业如何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继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柏成: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前提是要在此次疫情中活下来,当前正是对企业抗风险能力的一次考验。珠江开关走过了34年风雨,身处电力装备行业,公司的应急机制较为完善,但是此次疫情也让企业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当面临社会性、系统性的风险时,企业该如何更加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这是企业未来要完善的方向。经历了2003年非典疫情,各级政府部门逐步构建起了完善的风险应对体制机制,值得企业参考学习。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姜晓平。/受访者供图

姜晓平:佛山制造业正在从粗放型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增强抗风险能力。企业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经营波动是很常见的,如果一个企业连10%的风险都不能承受,那这个企业是很脆弱的。

这次疫情,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多启发。企业有一两项维持生存的能力非常重要,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到伟大,一定要有市场定价权。以星联精密为例,今年星联精密将有一个全球创新研发项目在国内落地实施,可能给企业带来销售较大增长的同时,也开辟了整线工程的新领域。整线工程要求有更强的系统能力、服务能力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也是我们预计今年营业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疫情加速智能制造变革

记者: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疫情催生了哪些新业态新机遇,出现了怎样的转型方向?

秦磊:疫情对当前传统制造业的影响比较深远,却也给某些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比如家具行业,有客户跟我们反馈,适用于居家办公的桌子、椅子等产品一度卖断货。这些产品的共同点是,能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居家生活、办公的幸福指数。

张柏成:物联网化、互联网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疫情对此起到加速催化作用。我们也抓住这个机会做了很多探索。比如有些电力设备,原来需要人力去值守、检查,现在我们通过物联网技术,减少人去到现场作业的频率。我们也通过产学研合作,在原有的开关产品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技术,开发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的产品,目前正加快推动产品上市。

 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柏成。/受访者供图

姜晓平: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智能制造的作用。星联精密在复工复产初期没有受到影响,这与我们持续投入推进智能制造有关。星联精密已经实现了生产全流程数据化,效率提高、生产一线人员减少。事实上,在与国外同行竞争的过程中,员工对于生产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产业升级必然离不开智能制造。但是企业要对自己的经营管理有很清晰的认知,初级的信息化并不意味就是智能制造。这条路需要持续的全方位投入、时间积累,不可盲目跟风。

做精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

记者:疫情倒逼企业数字化转型,也让企业看到变化中的新机遇。企业该如何抢抓窗口期、补齐短板?

秦磊: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制造企业往往会选择大量接订单,但实际上部分订单的质量不太好。现在一些企业订单量减少,可以借此机会好好梳理,哪些订单要做,哪些订单是不应该做的。汇博机器人属智能制造领域,我们也开始在探索转型。现在我们在接单之前会先做评估,这个客户的成长空间如何?如果成长空间有限,即使毛利率很高,我们也会放弃。

广东汇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磊。/受访者供图

订单量少了,员工数量相对就变多了,所以我们就能加大原有客户的服务能力。以前我们把设备卖出去以后,售后标准是客户能用,机器出现故障就过去维修。但现在的标准是帮助客户用好设备,提升机器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使用能耗,把服务做精、做优。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能收取服务费用,这样一来既有收入留住员工,又能通过服务留住客户。目前,广东汇博机器人的服务业务收入占比约20%,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到2023年,占比提升至40%。

事实上,我们很早前就有加大客户服务的计划,这次疫情加速了我们计划落地的脚步。我们在疫情中发现,不少上马了自动化设备的企业,由于技术人员无法到岗等种种原因,对于机器维护人员的需求量大涨。我们也通过开设网课直播的方式,远程指导客户的员工学习机器维护知识。

后疫情时代更需要企业家精神

记者:后疫情时代,佛山企业该如何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行稳致远?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杰军。/受访者供图

鲍杰军:我们在《迭代》一书中提出,供应链是一个生态系统,企业要建立良好的支付信誉,善待供应商、服务商,为自己打造一个稳定而良性的供应链生态。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生态的竞争,如果供应链打造不好,企业生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窄。

从这次疫情危机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供应链的重要性。目前陶瓷行业不能开工的企业中,除政策性因素外,有很多是因为供应链的问题。当危机来临,原材料资源会相对紧缺,供应商优先保障的,肯定是支付信誉良好的优质客户。那些能化危为机的企业,正是基于对供应链良好的把控能力。

谈到供应链整合对企业复工的重要性,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工具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在思考建陶装备未来的发展方向时,我们提出,实现建陶工业4.0,需要工具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同步推进。受疫情影响,凡是需要面对面互动交流的一切线下场景,初期一度停滞,工厂停产,库存没法清仓,企业办公停止,线下渠道业务无法开展。

此时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不能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远程办公,我们只能傻等疫情解封,那就一切都为时已晚了。很多企业主动出击,选择线上开工、线上销售,通过不同的视频直播平台,将营销、销售、经销商等变身成为网红,以直播活动去引流吸客,加强对渠道的把控力。

我们相信在疫情过后,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迭代,我们将不断地去思考如何在生产、物流、销售过程中,降低对人的依赖性,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应用手段,重构我们的生产、业务和办公流程。

同时,正如我们在《迭代》中说,新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后疫情时代更需要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家,要特别重视的是从老板到企业家的“底层逻辑”,梳理好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如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服务商的关系,建立企业经营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还是用老板思维应对危机,只顾眼前利益,缺少长远观和社会责任,甚至不惜破坏企业的生态关系,到最后可能只会步履维艰。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市场需求及消费方式又将会发生新的变化,行业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在已有的多重迭代中又增加了更多的变化,必将加速行业的分化。每个企业在冷静面对困难和损失的同时,更要思考经过这次疫情,我们得到了什么。

原标题:后疫情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

四位佛山企业高管纵论抗风险与新突破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阮凤娟、唐易婷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