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女,有记者揾你……”在三水区西南街道沙头社区居委会门口,一名男子为记者测温、登记后,立马隔空传话。很快,记者看到应声而来的庾妙霞。庾妙霞并不是沙头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但近两个月来,在沙头社区总能找到她。
庾妙霞现任三水区西南街道人社局政务助理,是沙头社区的驻点直联干部。穿街走巷张贴海报、上门核查疫情、为居民派发口罩、巡查企业复工情况……2月以来,庾妙霞开始常驻沙头社区。她每天化身“多面手”,哪里缺人手就到哪里,成为社区一线防疫的新生力量。
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
去年6月,庾妙霞开始挂钩沙头社区开展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此前,按照工作安排,庾妙霞每周二下午来到驻点社区,通过定点接访、上门走访等形式联系群众,收集并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今年节后,庾妙霞跟沙头社区的群众的距离更近了。2月以来,由于工作需要,她把办公室“迁”到沙头社区,开始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跟着城管人员每天穿街走巷派发、张贴宣传单,劝导疏散聚集人群;逐户上门摸排疫情,为独居孤寡老人派发口罩;带领医护人员入户,为居家隔离人员采样;致电出租屋主,叮嘱其按时前往居委会做好登记;联手经促部门,巡查辖区内企业复工情况……常驻沙头社区以来,庾妙霞每天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
“从大年初三返岗后,自己仿佛变身超人,每天按着随时变化的工作日程表,奔波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庾妙霞不时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哪里需要人手,就去哪里补位”,她说,在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常处于忙碌工作状态,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也要积极贡献力量。
在西南街道沙头社区居委会,庾妙霞(左)为老人示范如何在线上操作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近两个月来的“换岗”体验,让庾妙霞深刻体验到社区工作者的不容易。
沙头社区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接近2万人,有13个封闭式小区、131栋非围蔽单体楼。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沙头社区居委会“以屋找人”,开启地毯式“敲门行动”,逐户上门排查疫情。
庾妙霞说,上门排查疫情,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很考验个人耐性,“遇到情绪不好的居民,只能耐心宣讲;有的户主不在家,还需要逐一打电话回访”。
“考虑多一点,工作就扎实一点”
进入3月份,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庾妙霞每日工作的切换模式摁下暂停键。近两个星期,庾妙霞一般会在沙头社区居委会办公。一个口罩、一副手套、一把测温枪,是她的办公“三件套”。
除了对来访人员进行测温,庾妙霞还会仔细问询来访原由,并把他们指引到相应的办事窗口。
近来,庾妙霞注意到有不少老人家上门咨询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事宜。2020年养老待遇资格线上认证办法已经出来,庾妙霞便发挥所长,将线上办理的分解步骤打印出来,派发给前来咨询的老人,告知其回家用手机就可以网上办理。
“老人不会操作手机,我们就现场帮她操作。老人还可以让家中年轻人帮忙,免去现场扎推办理的麻烦。”庾妙霞说。
“考虑多一点,工作细一点,工作就扎实一点”,是庾妙霞一直以来的工作态度。2月份,沙头社区所有物业小区的住户均需要到居委会办理出入证。为了让前来办证的居民更安心,庾妙霞现场对每支笔、每张桌椅进行即时消毒。
“节后,霞女几乎成了居委的全职同事。我们的很多工作很繁杂、琐碎,但她一直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在沙头社区党委书记骆苑明看来,这位“新同事”做事积极主动、认真细致,能够随机应变,为社区防疫工作“减压”不少。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何艳纯 通讯员梁铭文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