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张典型的病毒性肺炎CT片,白色,双肺外带渗出影,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戴磊对它太熟悉了。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她治疗的所有重症病患者肺部都有着这样的变化:像一块磨玻璃影,密度随着病情发展慢慢降低,从厚实的白幕变成薄薄的白纱。
3月22日,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呼吸内科主任戴磊完成使命顺利归来。一个多月前的那个夜晚,从医近10年的她在接到驰援武汉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我应该去前线,也适合去前线。”
奔赴“战场”
没有丝毫的恐惧
2月12日晚,和许多人一样,戴磊的家里灯火通明,一家人一起宅在家里。
21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家人的谈话戛然而止,戴磊接通了来电。“呼吸内科急需派一名医生去支援武汉,你看一下有谁报名。”电话里头的声音,来自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副站长温文峰。
挂掉电话,没有提前做好任何心理准备的戴磊感到有点意外。“自己工作的单位在基层,被派去湖北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戴磊说。可一想到这个电话事关重大,她瞬间冷静了下来。这时候,一个念头“闯进”了她的脑海——跳过询问科室里医生报名意向的环节,戴磊直接向家里人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我准备去武汉!
突如其来的决定,让家里人“顿”了一下,但他们很快又回过神来。母亲理解孩子,只说了一句:该去就去吧;父亲毅然地说:“救人的事情肯定要去做!”与此同时,爱人也对她表示大力支持。
“妈妈,是钟南山院士带你们去的吗?”听到大人们的对话,五岁的孩子凑到了妈妈的身旁,一脸认真地问了起来。本来就有点紧张的谈话氛围,被孩子的一个问题给舒缓了,戴磊也被逗得笑了起来。
“不是的,不过妈妈要去武汉灭杀冠状病毒了。”得到答案的孩子没有哭闹,反而为妈妈去这么危险的地方救人而感到自豪。
五分钟后,戴磊拨通了单位领导的电话,成功报了名。
戴磊为群众解答结核病相关知识。
2月13日,是戴磊出征驰援武汉的日期。和往日一样,她早早地来到了单位。当日,戴磊要和站里一起出征的同事完成一件事——剪发。为了防止散落的头发和气溶胶融合发生感染,剪掉了长发的戴磊,像个“假小子”一样,开始勇敢地去践行“去武汉就是一个医生的使命,国家有难的时候就应该去贡献一份力量”的承诺。
当天晚上10时许,从广州飞往武汉的飞机徐徐降落。从机场到驻点酒店的一路上,隔着大巴车窗,戴磊第一次看到封城后的武汉:鲜有人迹的街道,夹杂着飘到地上的白雪,空荡无比。
这,就是戴磊即将奋战的“战场”了。
看着这个寒冷又暂时失去烟火气的城市,戴磊做好了心理准备,没有丝毫的恐惧。
不负重任
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
2月14日,是医疗队抵达武汉的第二天,湖北省气温骤降,当天武汉狂风暴雨,冰雪封城。
裹着厚重的棉衣坐在车上,看到临街商铺大门紧锁,人影稀疏,曾经在湖北生活了7年的戴磊,对眼前的萧条景象感到十分陌生。“我在湖北出生,记忆中,湖北是个特别热闹的地方。”
上岗前,戴磊需要接受简单的培训。不过这次的培训却要更细致、更严谨。尽管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但头一回需要接触大量的传染病患者,戴磊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进出隔离病房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必须要有两层口罩、两层帽子、两副手套等双层防护,整个流程做下来至少得用上半个小时。
培训过程反复强调了防护服的穿脱顺序,戴磊不敢掉以轻心,生怕哪一个步骤没做好就会感染到自己。
“防护服穿起来很笨重,护目镜上很容易有水汽,影响视线。”为了防止经常穿脱防护服,戴磊几乎一整天都不喝水,一天下来,里面的衣服全都湿透了,身体内的水分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完全不想上厕所。
第一天,戴磊被安排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的清洁区,负责撰写病历和处理患者信息,无需与患者直接接触。待她进入污染区时,才发现病区里挤满了患者,且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令医护人员忧心忡忡。
病区里有一名60多岁的老人,看着同一病房的其他患者得以陆续出院,内心便焦虑了起来。知道情况的戴磊,每次查房时都要特意跟老人多聊上几句,并交代队友“多为老人说些宽心话”。这样一来,老人的心态渐渐放松了。
让戴磊难忘的是某一次查房的经历。当戴磊询问老人这两天的状态如何,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时,老人带着些许哽咽,语气低落了起来:“觉得自己拖累了你们,很过意不去。”突然听到这一番话,戴磊的眼眶瞬间湿润。
每每回想,戴磊都深有感触:“患者不仅要进行医学治疗,心理疏导也很重要。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帮他们做心理疏导,安抚他们的情绪。”
每天戴磊需要从酒店提前一个半小时坐车去医院,直到值完班再次回到酒店后,她才能安心地吃上一顿饭。即使是在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天气,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也让她汗流浃背,防护服、口罩、面罩太闷,呼吸不畅,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戴磊时常感到头晕目眩。
交班也像坐过山车,有时只是在沟通病情,有时又突然会遇到棘手的难题:有患者急躁地想要知道核酸检测结果,她也会在查房时对他们进行安抚。
这些,对戴磊来说也是一场考验。
平安归来
患者转危为安是最大的鼓励
3月18日,戴磊迎来了难忘的一天。她所在的病区最后一批患者出院,所有医护人员原地休整待命。
当天,包括戴磊在内的佛山市20名驰援战士一同在请战书上写下姓名,按上红手印,志愿抗疫到底。即使下一站也是收治重症、危重症的定点医院,她也无所畏惧。
在武汉抗击疫情的40多天里,戴磊和她的同事们收获了太多感谢,也有不少患者找到他们合影留念,为他们点赞。“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患者病情好转或者在康复出院时和你说再见,我便发自内心替他们高兴。”
踏上归途时,戴磊遥望车窗外,不少武汉市民向他们挥手致意。“再见了,谢谢你们,白衣天使!”“谢谢你们为武汉拼过命”……一声声呐喊,让车内的戴磊感动不已,隔着玻璃比出爱心的手势,含泪告别。
来时满城冰雪,回时春暖花开。彼时的武汉,樱花正美。
戴磊到社区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
回忆起在武汉的种种,除了不舍战友和牵挂患者,令她感动的,还有父亲那来自千里之外的家书:“爸爸也是共产党员,爸爸当过兵,知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种时刻你应当冲锋在前。父母为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父亲的字字鼓励,让戴磊在驰援湖北的战疫路上更加从容不迫。
其实,戴磊也曾有过被家人劝阻的情况。2011年,大学毕业的戴磊选择了传染性强的结核病治疗工作,并且甘愿下基层践行医者使命。工作九年间,戴磊在诸多重大事件中取得不俗成绩,也慢慢获得家人的理解。
在同事黎伟林眼中,戴磊始终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勇担职责。刚进入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工作时,担任结防科科长的戴磊,在了解到区内只有极少数疑似患者和结核患者主动到站里寻求治疗的情况后,主动编写小手册,进社区宣传结核知识。如今,病人的到位率超过95%,成功治愈率超过90%。
近日,戴磊完成使命顺利归来。在休养酒店里,她调侃道,从大年初二到现在,她总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在守护重症患者的40多天里,她对自己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次在重症病区治疗患者的经历,戴磊的毅力和打硬仗的能力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深刻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价值。
在戴磊受访的当天,记者看到,戴磊一连拨通了三个曾经接诊过的湖北患者的电话,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细心地提醒他们要做足防护措施。“他们都出院了,我隔三差五就打个电话随访。”戴磊说,患者在电话里激动地道谢,还说要给她寄感谢信。“我收下了这份心意,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其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个人经历
戴磊
2011年7月,戴磊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到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工作。
2011年12月,戴磊担任结防科科长。她编写小手册,进社区宣传结核知识,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如今病人的到位率超过95%,成功治愈率超过90%。
2011年,戴磊在接任结防科科长后,开展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至今已筛查过超15所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职校),共筛查30多次,数千名师生接受了筛查。
2012年3月,戴磊编写了《肺结核病防治小知识》(上、下册),在有限的篇幅内,用尽可能浅白的语言,介绍结核病的发病、防治常识,注意事项及国家免费政策,发放给门诊病人,至今已印刷派发了3万份。
2014年,经戴磊及其科室同事的努力,高明区结防工作年终检查在全市排名第一。同年,顺利完成国家结核病防治督导,高明区的结防工作获得了国家督导人员的称赞,并表扬高明区的结防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16年,戴磊申请到国家最先进的呼吸疾病研究中心——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荣誉
●2013年被中共佛山市高明区人口和卫生药品监督局机关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被中共佛山市高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机关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6年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举办的“全国结核病临床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和团体三等奖
●2016年获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举办的结核病临床技能培训与竞赛“优秀个人”奖
●2016年获佛山市高明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2015年度“结核病防治先进个人”称号
●2017年获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最美佛山人”称号
●2018年获佛山市“社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和高明区“社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相关报道
女儿戴磊:
辛苦了!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本月12日你收到上级通知,二话没说,即刻主动报名,13日便投身武汉,爸妈心里难受,但不能阻拦。爸爸也是共产党员,爸爸当过兵,知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种时刻你应当冲锋在前。父母为你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家里的事你放心:你女儿梁唯很听话,一切正常。在你女儿闹着要跟你视频的时候,我们告诉她,妈妈很忙,在抢救病人、挽救生命!
她还问:妈妈是不是在武汉跟钟南山爷爷一起抗击病毒,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呢?
父母和你爱人都深深地牵挂着你,但我们知道,现在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希望你再接再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为了挽救更多的病人,为了亲人,务必要做好自我防护,防止自身感染。期盼平安归来!
戴磊,加油!
父亲戴建军2020年2月26日
来源|佛山日报
统筹|记者冯慧雯
采写|记者冯慧雯 见习记者吴海泉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