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高明沙寮村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寻宝”留住乡愁

佛山日报讯 记者谢文骏摄影报道:“这是十年前我打渔时用的船桨,现在你们可以拿去。”沙寮村村民区国初从一扇木门后抽出一支约莫2尺长的木浆,桨柄握手处一片光滑,他低头摸了摸。

近日,在高明西江产业新城沙寮村内,一群红马甲正挨家挨户收集旧物,坐角凳、竹藤椅……储物旧房舍中的物件被一件件翻出,乡伴广东品牌经理胡水娇如获至宝,忙得不亦乐乎。

上两周,照明社区第一书记黄慧文在与沙寮村乡村振兴项目承包企业交流工作计划时,了解到企业有回收村民旧物改造为村中业态新建筑装饰物的想法,但是因为听不懂乡音,团队与村民存在沟通障碍,工作迟迟未能落实。听到此处,黄慧文立即连线沙寮村志愿服务队提供援助。

电话的另一端,沙寮村党支部书记、志愿服务队队员区超成二话不说便把任务接下,还叫上了志愿服务队中一位教师区伟能随行。凭借对村子的了解,志愿服务队队员在走街串巷的“寻宝”之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志愿者从村民家中搬出的旧物。

搬来扶梯,爬上二层竹架,阴暗的室内,铺着厚厚灰尘的旧家具堆放在角落,志愿者们从旧物中寻找着存在特殊纹样的碗碟、木器、瓷瓮,抖抖尘灰后小心地搬至室外。

老人黄宝娴看着一件件旧物被搬出,在一旁讲述着旧物的来历。有一块雕花木板她一时记不起来是什么,但在与村中志愿者们交流的过程中,她逐渐记起,原来木板是嫁娶时购置的新床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宝贵的口述经历被一一记录下来。

胡水娇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每条村都有着独特的乡愁与印记。其中,村民的旧物背后就寄存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与历史意义,团队后续将通过文创设计重现旧物价值,打造“沙寮印记”,并把旧物以功能性展陈方式应用在沙寮未来的乡村文旅运营业态空间中。

区超成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企业还将与沙寮村志愿服务队开展更密切的合作,通过深入村居挖掘更多历史故事与具有特别意义的历史旧物,丰富村中的人文氛围,留住乡村记忆,传承乡村文化。

区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关婉飞说,沙寮村志愿服务队是高明首支村级志愿服务队。

未来,他们将持续以村民为服务对象,通过志愿力量激活乡村振兴的动能。下阶段,区志愿者联合会还将以沙寮村为选点,开展一系列志愿技能提升培训,切实提高队员们的专业水平,让志愿服务队逐渐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原标题:走街串巷“寻宝”留住乡愁

沙寮村志愿服务队协助企业回收村民旧物,重唤价值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