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以党员所能对接社区所需居民所盼

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可以起步于每半年到社区参与一次志愿服务,但不能止步于一般的活动,否则就失去了到社区报到的真正意义。在职党员只有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为邻里和谐多做实事,为环境整治多做好事,以点带面,久久为功,才能更好体现党员的担当作为和先锋模范作用。

当前,在职党员报到工作在全市各社区广泛开展,大批党员进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作为一名机关在职党员,也曾在镇街挂职驻点过社区,笔者认为,以“党员所能、社区所需、居民所盼”为小切口,来推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这个大课题,是做实做好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工作的关键。

以“党员所能”推进社区共建。社区是城市的基层,其组织程度、发展水平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整体状态。共建美好社区家园,是每一名社区居民应尽的义务,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责无旁贷。在职党员平时居住生活在社区,对社区一草一木、邻里一举一动,最为熟悉、最有感情。因此,在职党员“回”社区亮身份,重在日常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区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的优势。今年2月底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刻,本人驻点联系的社区有一小区的居民与物业公司因对有关疫情措施的误解而产生矛盾冲突,在镇驻点团队和社区干部及时介入处理中,两名居民主动亮出党员身份,不仅对有关释疑解惑及时表示理解和认同,还主动承诺去跟其他居民作解释,矛盾冲突很快得到平息。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可以起步于每半年到社区参与一次志愿服务,但不能止步于一般的活动,否则就失去了到社区报到的真正意义。在职党员只有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为邻里和谐多做实事,为环境整治多做好事,以点带面,久久为功,才能更好体现党员的担当作为和先锋模范作用。

以“社区所需”推进社区共治。一名机关在职党员参与社区自治的经历令笔者印象深刻。该党员居住在没有物管服务的房改房小区,通过他的积极推动,不仅旧楼安装了电梯,而且通过可利用空间合理规划了停车位,聘请了保安、保洁等人员进行封闭式管理。该小区停车缴费等账目清晰、管理科学,居民不仅无需缴交物管费,重大节日还有粽子、月饼等礼品发放,获得感、幸福感满满。该小区居民自治的成功实践,是在职党员的辛勤与智慧换来的。近年来,社区党建日益成为新时期社区建设新亮点,如逐步开展“党员楼长”、“党支部建在楼群”等。但难题仍未破解,社区党组织党员以无稳定职业党员居多,整体作用发挥往往受限于年龄层次、能力水平、社会资源和影响力等。发动能力强、数量大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在职党员“回”社区,既可通过任党员楼长、小区党组织兼职委员、业委会委员等岗位精准发力,守土有责,又可群策群力,全方位参与小区的建设、管理、服务,有利于使社区这一城市基层组织得到有效整合。

以“居民所盼”推进社区共享。一名本人原驻点联系的社区支部书记表示,在这次在职党员社区报到中尝到了甜头,他通过组织小区党员议事厅的方式,组织在职党员、户籍党员和群众就如何帮扶困难家庭、建设共享小屋、搭建居委、物业和居民三方互联平台等集思广益。议事会开了三个多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不仅收集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还对接了社区服务急需的共享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在职党员“回”社区,主动“穿针引线”,有利于打破公共资源配置的条块限制,推进人才资源、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努力推动解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社区资源相对短缺,而部分已有公共资源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以“党员所能”无缝对接“社区所需”“居民所盼”,在疫情防控、扶贫救助、洁净家园、守护平安、文明出行、和睦邻里等方面持续发力,将会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标题:以党员所能对接社区所需居民所盼

来源|佛山日报

文|吴成江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科长,曾挂职禅城区南庄镇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