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90后海归“农二代”的生态农业之梦: 让农业“潮”起来

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佛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市委宣传部面向全市开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佛山市百姓小康故事征文活动。即日起,佛山日报将从来稿中择优刊发。

一名90后海归女孩经营1000多亩农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清楚其中的酸甜苦辣。2012年,在澳大利亚留学近7年的我,放弃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和舒适生活,回到佛山三水、回到父亲一手创办的蔬菜合作社。

8年来,不断地有人问我同一个问题:“你回国做农业这么辛苦,有没有后悔?”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情怀,为了梦想,为了更好地照顾双亲,为了让老百姓能吃上健康食材,为了和乡亲们一起奔小康,为了社会责任感,当然,也是为了我的创业梦。

还记得回国的那天晚上,父亲来接机,突然很认真地看着我说:“爸爸的公司不是什么科技企业,农业是一个周期很长很辛苦的行业,亲人们都说我不应该叫你回来帮忙,你真的不后悔吗?”其实当时的自己也不能打包票,但是奔着国内农业发展的前景,我觉得依靠自己的努力,同样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迈开腿努力干

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是什么让我回归土地?既是看好农业前景,也源于我对故土、家人、乡亲们真挚的感情。

记得刚回国的时候,我对这个工作满怀憧憬,坚信自己的创业想法并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吃饭睡觉时都想着创业,与亲人朋友交流也是三句离不开创业话题,可以说是“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但是在这个时期,我的感性超过了理性,困难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那时候的我过于乐观,决策也就变得急于求成。以前在大学学企业管理,制定和落实规划是我最擅长的事。可当我真正开始接触这个行业,我才发现原先的规划通通被打乱了,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也常常没了用武之地。后来,我开始慢慢调整策略,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每天平均工作时长超过12个小时。我知道,要想做好农业工作,就必须迈开腿努力干,而这只是第一步。

回国前,我怕自己适应不了国内的“氛围”,后来发现是自己多虑了。祖国的发展势头真的很迅猛,不仅越来越开放,创业氛围也很浓厚,有许多好的平台和学习成长的环境。一切变化都看得见摸得到,这种感觉,真的令我觉得很美好。

一开始,我并不会表达太多自己的观点,这样会显得我与众不同而与他人格格不入。为了不让国内的亲朋好友觉得我这人“太轴”,我便适当调整自己说话的技巧,尝试成为一个接地气的人。我觉得现在的我已经能很好地融合中西方的理念。

新时期新机遇

书写全面小康新篇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祖国在不断地强大,我们也更自信了,任何歪曲、抹黑、攻击的言论都无法阻挡中国崛起的步伐,因为,我们有了越来越多有自信、有胆识、有智慧、有担当的优秀青年来推动祖国的发展,实现祖国的富强!

不管最初想法如何,我现在都没有后悔。因为着眼长远发展,农业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已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也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尽管这条路充满艰难,但我将怀着一颗匠心坚定前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农业意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累,是社会中的低端产业。但是随着社会认知的变化和职业农民身份的转变,这一观念慢慢地在改变,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很多人主动并自豪地选择这“职业”。

新时期,新要求,新机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一定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奏出更加辉煌的乐章,抒写出乡村振兴和奔赴小康的崭新篇章。

我自豪,我是90后海归“农二代”,祝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让农业“潮”起来!

原标题:90后海归“农二代”的生态农业之梦:让农业“潮”起来

来源|佛山日报

文|张雯雯 佛山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广东省青联委员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