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遵德守礼”、“守望相助”……走在高明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景观小品。这些随处可见的文明名片,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一言一行,传递着城市文明新风尚。
今年以来,高明区文明办协调统筹各镇街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创文“九大重点工程”之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建设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营造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
文明景观融入城市
花香四溢,绿树如茵,是高明区荷城公园的夏日胜景。每天晚饭过后,有许多市民和游客到公园散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景观前驻足细品。
“像这样正能量满满的地方真好!走上一圈,身心放松。”从广州回来探亲的李金昊指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雕塑说。这座红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上,24个字被制作成灵动的汽车模样,当中融入了镬耳屋、醒狮等文化元素,思想性与文化性俱备,成为公园一景。
下班高峰期,志愿者在中山路口指引市民有序出行。/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高明区委宣传部文明建设股股长曾爱明介绍,类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在高明还有很多,“仅上半年,高明就新增了21块公益广告景观小品,目前全区已建成107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其中中心城区有50处。”
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高明区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文化特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建设造型色调与城市景观风貌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依托岭南文化镬耳屋建筑特色、健身休闲文化等设置不同风格的景观小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公益广告宣传工作。
这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通过简洁大气、兼具传统与时尚的石刻,造型牌,展示牌等宣传载体,集中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岭南传统文化等内容,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公园、景点景区、主次干道、公共广场、交通站场、商业大街、村居社区等地,寓教于景,润物无声。
在荷富路广明高速出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旗飘飘、荷花剪纸等元素相映成趣; 在杨和镇皂幕山大田村入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明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色彩斑斓的雕塑上默默传递着生态文明思想; 在高明区图书馆门前,长3.65米、宽2.1米的长幅景观设计了“古代书简”和“岭南建筑”元素,让书香气扑面而来;在荷富路广明高速入口,气派的氢轨造型景观糅合了荷花元素,上面书写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是高明区推进创文工作的重要体现。
除色彩鲜艳、美观大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外,区文明办还设计出本地化的宣传口号,如“共建文明高明 共享高明文明”,读来朗朗上口,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这些标语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公益广告铺天盖地
欲创文明城,先做文明人。市民的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与灵魂,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所在。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高明区始终拧紧螺丝、上紧发条,不断补弱固强,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围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遵守一米线”等主题,区文明办制作系列宣传海报、短视频,助力疫情防控。
“先生,你踩到线了!”在35秒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短视频中,志愿者在超市收银台前以及汽车站售票大厅排队现场,提醒市民不要越过“一米线”,让“一米线”成为最美的文明风景线。市民秦先生立刻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短视频,“现在不少人心态放松了,有线也不太遵守,我很想提醒身边的朋友注意一下,加上短视频的形式很符合当下传播的特点,很有特色。”他说。
为营造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高明充分利用建筑围挡等多种载体,同时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户外电子显示屏,公共广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进行广泛刊播,在全区形成抬头可见、举目可视的宣传氛围,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在公益广告引导下,社区居民素质大幅提升。”家住西江产业新城的退休干部陈伯说,道路两侧、建筑工地围挡一改往日的杂乱无序、单调乏味,变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每当看到小区里的公益广告,一种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灵龟公园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区文明办供图
目前,高明公益广告累计已有上万处(点),覆盖率达90%。此外,区文明办还精心制作了3000多册市民文明手册派发给广大市民,针对酒店、商场、餐饮企业、社区、银行、学校、农村等派发了上万张公益宣传挂画,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接下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内容,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机关、家庭、学校等重点建设场所。”曾爱明表示,将继续保持创文热度不减、力度不减、标准不减,不断巩固提升创文成果,以久久为功的精神,全面推进创文工作。
文明理念潜移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市民群众在实践中感知、领悟。近年来,高明区通过开展系列创文活动,提高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度,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以荷城广场为例,该广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广泛联动周边社区居民,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社区环境、活跃文体氛围等文娱活动,带动居民向上向善,让睦邻友善、和谐友爱的理念在邻里互动之中潜移默化。同时,还通过百姓故事会、道德讲堂等活动,弘扬身边凡人善举,促使辖区广大居民群众自觉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退伍老兵陈庆是杨和镇豸岗村委会的村民,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他从2007年起就开始参加志愿服务,至今已经坚持了13年。他带领几名党员组织成立家电维修帮扶队,为邻里检修家电,“高明是文明有爱之城,我们要把这些正能量和优秀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
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自觉佩戴头盔。/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此外,高明区还积极打造“明湖赏读”品牌活动,联合开展乡村大讲堂、志愿服务百村行、好人分享会等,精心创作一批具有高明特色的文艺作品,让精神文明活动竞相在高明各镇街开花结果。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有效传播,高明区组织各中小学校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文学讲座、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文艺汇演、国际象棋少年培训班等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化,陶冶中小学生的情操。
曾爱明表示,下一步高明将继续做好群众文化广场等惠民活动,举办更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文艺演出。另一方面,还要策划更多相关主题的青少年品牌活动,提升青少年和市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关链接
一、统筹设计一批公益广告内容和样式(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关爱未成年人等系列),统一明确精神文明创建的宣传展示内容和样式。
二、加强各类点位公益广告载体规划、布局、建设及统筹使用。
三、在区主要出入口、主次干道、景区景点、公共(文体)广场、商业大街、公园、社区等显著位置,布局建设一批公益广告景观小品(高或宽不小于3米)、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四、落实公益广告刊播责任、负责公益广告的日常维护和更新。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荷城广场晨练的梁姨发现了新变化,荷城广场里增添了不少文化元素,让整个广场的环境焕然一新。这是高明区文明办向市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的新举措,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方式受到市民的欢迎。
8月25日下午,天气虽然炎热,但荷城广场里仍有不少市民前来游玩。在靠近沧江路的广场入口,两侧草地对称竖立着造型如红旗的雕像,东侧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侧写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等内容,红彤彤的字体格外醒目。进入广场,这种景观装置的形式愈加丰富,有造型为岭南风格的宣传板,有写满好人故事的“好人长廊”,还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等。尤其是正在施工的文明高明大舞台,不仅在外围墙壁上雕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在舞台两侧设置了美观的文化装饰,让整个舞台更富有文化气息。
“这种宣传形式很好,让市民在休闲散步中就可以耳濡目染,无形中就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住在御景花园的陈先生表示,此前广场虽然环境优美,但没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一直以来,荷城广场因位于高明中心城区,成为许多市民群众休闲的首选场地,每天都有许多市民群众聚集于此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同时这里也是许多区直单位开展宣传宣讲等活动的场所。“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将其打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借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区文明办在广场运用景观装置、石头文化、好人长廊、文明高明大舞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等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道德模范和好人等宣传,还在树根周围设置了7组凳子,方便市民休息,将荷城广场从一个休闲广场转变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广场,也成为高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实践点。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冯慧雯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