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后疫情时代 佛山如何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推动佛山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新的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所带来的新挑战,为助力参与打造更加活力、开放、包容和共赢的国内外经济治理新秩序,营造国际化优质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增长提供独特范本和应用典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潜能仍未完全释放,中美双方的博弈进入下半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处于加速转型和重构的关键时期,这对于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对佛山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路径、构建完善现代经济治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的阵地之一,不仅其自身会受到国际形势演变的影响,同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国际化优势和政策创新经验也有利于为推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独特的范本,主要体现在:

在经济可持续增长框架下,后金融危机时代需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平衡、结构调整和制度变革,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和包容性增长。而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制造业重镇和国际化开放城市之一,在广东对外开放实践中扮演着“晴雨表”和“助推剂”角色,有助于尽早感知和评估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营商环境变迁和老龄化等结构性因素对本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并探讨如何通过建立监督或监测机制来规避全球化进程中的重大风险。此外,深入总结佛山境内外企业或机构在可持续发展融资、灾害风险防控融资、促进国家债务透明度与可持续性、促进优质基础设施投资(QII)等领域的参与经验,以及在国际税收和金融等领域应对数字化转型的变革实践,有助于为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变革正处于关键时刻,近年来由美国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浪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前景的负面影响逐步浮现。佛山作为较早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责无旁贷承担起探索国际经济合作和多边协作治理机制的责任。佛山境内外企业或机构将充分借助其在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人才流动等领域的国际化经验,深入探索当前服务贸易与数字经济衔接、商业或营商环境优化、国际产能合作及其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改革和推进国际合作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社会综合发展领域,在全球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数字经济转型、女性赋权、劳动力就业与保障、全球卫生与健康等国际前沿的重大问题上,也需要充分发挥佛山企业或机构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合作经验优势,协调各方潜在的冲突或矛盾,促成各方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因此,推动佛山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新的国内外复杂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所带来的新挑战,为助力参与打造更加活力、开放、包容和共赢的国内外经济治理新秩序,营造国际化优质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增长提供独特范本和应用典范。【本文系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研究项目(2020KZDZX1152)研究成果节选】

原标题丨后疫情时代 佛山如何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来源丨佛山日报

作者丨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讲师 陈秀英

编辑丨钟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