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鲁毅、朱伟率队考察“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佛山日报讯 记者莫璇报道:18~19日,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率队赴五区考察“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

去年10月,佛山启动“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一年来,五区全力落实,力争建出特色、创出品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截至今年9月15日,示范带第一批47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启动,其中完工项目11个,逐步由“点上开花”向“串珠成链”转变,徐徐拉开一幅乡村振兴的全景图。

百里芳华,百村蝶变。市考察组重点聚焦乡村建设,先后考察了南庄村、紫洞村、紫南村、仙岗村、富景社区、江根村、石洲村、潭洲村、仙涌村、黄龙村等10个村居,深入了解人居环境提升、文化挖掘传承、土地流转开发、产业转型升级等建设工作进展。街头巷尾干净整洁、河涌两岸绿意盎然、旧建筑活化成民宿……一幕幕乡村美景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印象。鲁毅频频为这些美丽乡村点赞,鼓励这些村居建设得更加美丽、更有特色、更有品质,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20年9月19日,考察组在顺德区陈村镇潭洲村三字经文化公园考察。当日,由市委书记鲁毅带队的考察组考察百里芳华顺德段建设情况。佛山日报记者 张弘弢摄

随着示范带建设深入推进,佛山现代农业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南海渔耕粤韵农业园,聚焦传统桑基鱼塘农业生产模式传承提升,今年年初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高明崇步产业园区已流转3000亩土地进行集约经营,探索5G智慧稻田、稻虾生态种养结合等种植技术;三水西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140亩康喜莱现代农业大棚项目,尝鲜“吊种”技术培养蔬果……在考察多个现代农业项目之后,鲁毅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乡村振兴关乎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每到一个地方,鲁毅总会跟村干部、村民、农企负责人交流“村改后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多少?”“平均亩产多少?”等问题。在考察最后一站顺德区黄龙村,村干部告诉鲁毅,黄涌工业区自村改以后集体收益翻了3倍。鲁毅听了很高兴,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龙村时作出的“农村党建要让群众更满意”重要指示精神,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让群众得实惠、更满意。

考察过程中,鲁毅对“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工作进展和初步成效给予肯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牵引,扎实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奋力开创佛山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要聚焦“五个振兴”,充分利用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禀赋,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着力塑造特色品牌,促进全市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探索具有佛山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要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五区联动,积极宣传推广,凝聚全社会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推动“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市领导郭文海、闫昊波、徐东涛、葛承书参加考察。

“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一年展雏形

第一批11个重点项目完工

18日~19日,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率考察组深入“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15个重点项目现场,实地考察工作进展。

百里芳华,汇聚岭南大美,唤起百里乡愁。示范带建设一年以来,沿线14个镇街、100多个村居全方位启动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和美丽廊道“五大美丽”行动。截至9月15日,第一批47个重点项目全部启动建设,已完工项目11个,工程完成过半的项目22个。

101个村居干净整洁

乡村美景串珠成链

旧楼古屋规划有序、绿树繁花连片成林、河涌溪流清澈见底、亭台楼阁随处可见……这是示范带禅城段3个考察点南庄村、紫洞村、紫南村给考察组留下的深刻印象。

获得“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美乡村”等国家级荣誉的紫南村,坚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清澈的河涌环绕全村,边角空地变身小公园,村里悠闲而宁静,宛如一幅岭南水乡山水画。令人惊喜的是,紫南村对村头村古村落进行活化改造升级而成的洛神云筑项目已初具雏形,118栋旧民居修缮成108个特色民宿微馆,带来的不仅是村容村貌大幅提升,还促进了文旅融合大发展。

紫南村只是百村蝶变的一个缩影。在推进示范带建设中,佛山乡村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在各项具体行动中,例如高明石洲村以“四好农村路”标准对长约3公里的石洲大道进行改造提升,对8公里的基耕路进行硬底化,对4公里的环山沟进行全线清淤清杂,老区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完成88%工程总量;三水的江根村立足“三江汇流”独特资源,建设观景平台、昆都山栈道、云从公园、农房风貌整治提升等众多工程,正成为乡村旅游一张新名片。

目前,示范带内101个行政村居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实现村庄环境卫生从“量变”到“质变”。同时“醉美南庄”“织梦张槎”“梦里水乡”“三江汇流、湾区之源”等14个连片示范项目加快推进,部分已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如画般处处美景的宜居家园正逐步呈现。

“五清”行动全面完成 

碧水相依共筑水乡梦

佛山是岭南水乡,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示范带建设一开始就设定目标要打造一条彰显佛山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河湖为中心,目前已全面完成“五清”专项行动,同时示范带内27个河心岛生态修复工作深入推进,全部按照“一岛一策”实施修复保护。

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上周六上午,大雨刚停,顺德区陈村镇潭州村三字经文化公园就热闹起来,一群跑友团正在进行团建活动,遇到考察组还热情地打招呼,点赞潭洲水道沿岸绿化提升后给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陈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潭洲水道(陈村段)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已全面完工,三字经文化公园二期建设在今年年初完成。三期建设主要围绕示范带要求,一是投入1000万元提升公园文化内涵,以展览馆为中心,优化周边的环境景观;二是投入260万元,对公园实施艺术整体提升,包括户外艺术装置、艺术雕塑、文化长廊等。

 南海七星村渔耕粤韵农业园周边风景优美。/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青砖灰瓦的传统岭南建筑,遮天蔽日的参天古木,戏台上粤剧演员细腻的表演……“有为水道”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有为水道位于南海区丹灶镇西南部,起于仙湖度假区,止于塱心村,全长约8公里。考察组考察了有为水道的仙岗村和康园两个重要节点。据介绍,仙岗村计划投入6570万元提升人居环境及打造番塔园和蟹眼仙池等重要景观节点,项目包括以番塔文化为主题,打通道路连接;增加亲水设施,加强人与水关系的连接等。康园在康有为故居基础上建设而成,一期南海会馆、康有为博物馆及周边广场,二期市政公园已相继完工,三期文物保护区正处于拆迁阶段,将建设为清末民初风格的岭南历史文化街区。

美丽田园展露新颜

岭南农耕文明再绽光芒

乘着小船摇曳在清澈的河涌上,沿岸看过去皆是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桑基鱼塘。这是西樵镇基塘农业系统保护区倾心打造的美景,重现了传统桑基鱼塘的生产情景及其蕴含的民间智慧。

保护区面积约1.1万亩,项目共完成投资1.3亿元,进行了园区鱼塘清淤固基、农田“看护房”整治提升、传统基塘农业生产模式示范工程、桑蚕文化及农产品展示中心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初步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基塘农业文化遗产示范保护区,并于2020年初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岭南农耕文明再绽光芒。

除此之外,禅城阿农湾农耕文化园、高明凌云花谷、广东盈香生态园等一批平台载体也如春笋般生机勃发,描摹出一幅幅与粤港澳大湾区美丽田园相匹配的景观风光。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杂乱无章的田头棚也有了崭新面貌。佛山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农田“看护房”整治为重点的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纳入全市整治的达7300多个,截至今年9月已完成5700多个“看护房”改造。

上周六,仙涌村年桔田里传出阵阵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原来他们在一家由“看护房”改造的体验基地内体验年桔文化。朝周边的年桔田放眼望去,统一外形的或绿或白的农田“看护房”点缀其中。村民告诉考察组,等到过年前,这里将会是一片金黄的乡村美景。

高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开辟村民增收新路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在示范带建设过程中,佛山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高标准推进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初步形成现代园艺、高值花卉、优质淡水鱼、农业旅游、优质果蔬等特色主导产业集聚区。

站在山岗上望向高明崇步水稻产业园区,万亩水稻绿油油一片,给人们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农田基础工程建设,园区已基本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机能进、物能运的效果。耕地租金从建设前每年每亩200~300元提升到现在的1650元。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崇步产业园还吸引来高科技企业推动农业发展。据介绍,园区正加快打造5G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农业可溯源系统、田间大数据管理系统、卫星遥感实时测土配方指导系统等,让高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白鹭从绿色的田间飞过,高明晟凡生态农旅产业园的虾稻共生养殖技术也引起了考察组的兴趣。这一技术主要利用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生物资源转化,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经济收益。

三水西江现代农业产业园也在科技赋能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成功带动周边4000多亩小农户农业发展。园区内的康喜莱现代农业大棚项目,引入氢水灌溉、“吊种”种植等技术,种植香瓜、西瓜、叶菜等农产品,大幅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价值。

在园区外的小广场上,准备用作庆丰收节活动的摊位上已有不少农户摆出农产品在销售。富景社区中社村的网红村长何文胜也在摆卖玫瑰葡萄。他说,自中社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探路农旅结合发展路径以来,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开辟村民持续稳定增收新路子。

同时,示范带内分类推进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也迈上了新台阶。北滘镇黄龙村干部告诉考察组,自从开展村改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三倍。

原标题:鲁毅、朱伟率队考察“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强化五区联动 塑造特色品牌 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得到更多实惠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莫璇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