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水区白坭镇富景社区,有一个名为“佛山文创古镇”的特色小镇。文创企业集聚的现代化创意良仓与田园风光秀美的沙围村,仅一河之隔,凭一桥可达。
近年来,富景社区作为白坭镇中心片区以及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区域,通过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小镇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如今,富景社区呈现出全新的生活风貌和发展格局。未来,富景社区将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带动乡村产业升级,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以城乡融合理念布局文创古镇
在白坭镇文创大道旁,“西江院子”创意街区、漆艺村的建设现场紧张有序,前者已现雏形。今年8月正式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的佛山文创古镇,正在开展新一轮的挖掘、建设、提升。
得益于佛山文创古镇的建设,富景社区不仅成为三水人乃至周边地区的乡村文化游网红打卡点、研学团的热门调研点,还形成了新的增长点——由“文创+”旅游、农业、艺术、服务等产业组成的发展体系。
“佛山文创古镇正好位于城乡接合的典型区域,城镇中心与周边乡村的公共设施共用、道路交通紧密联通。”参与佛山文创古镇规划建设全过程的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白坭管理所负责人李健能介绍,早在2017年初规划建设佛山文创古镇时,白坭就把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主要的设计理念。
三水白坭镇富景社区的“佛山文创古镇”创意良仓。/白坭镇供图
由此出发,结合对富景社区古村落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情况的摸查调研,白坭为佛山文创古镇设计了“一心两轴六区”的空间布局,包括综合服务中心、景观联系轴、功能联系轴、农耕文创核心区、漆艺传承创意区、生态水道休闲区、花卉主题体验区、特色农业培育区和文创企业孵化区。
在村居层面,富景社区也全力做好基础性工作。富景社区党委副书记陈伟标介绍,富景社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取上级资金开展公共设施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硬件设施、乡风文明、基层治理水平。
全域串珠成链收获“双效益”
在面积达28.1平方公里的富景社区,佛山文创古镇虽然只有3.57平方公里,但影响力不仅未受限于这个数字,而且充分体现了对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白坭镇规划建设的十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中,富景社区占了7个,文创古镇也是其中之一。
“以佛山文创古镇为核心和示范向外延伸,串珠成链带动其他片区,从而实现全域振兴。”陈伟标表示,它们根据各自然村的特色进行规划和定位,比如沙围村连片农地多,适合实施农业园区化;三巷村古村落保存完好,通过突出文化特色打造漆艺村;中社村具有良好的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基础,可以进一步探索农旅文融合发展路径。
如今的富景社区,有颜值更有内涵,聚人气也聚财气。陈伟标住在富景社区祠巷村,这两年在他家附近已有八九户从城里搬回村里,拆了旧屋建起新房;沙围村土地价格翻倍,预计2020年底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600万元,是2017年的近5倍;农旅文融合发展形成乡村新业态,更多产业、人才、资金要素向富景社区集聚。
下辖34个村民小组的富景社区,共有500亩经济留用地。陈伟标近期在和村委干部们盘算着如何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筑牢富景社区的产业基础。“初步计划通过招商选资,引入优质、高端的现代化产业,盘活乡村土地资源,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发展效率。”陈伟标说,富景社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位于城乡接合区域的地理优势,采用镇村合作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带动乡村产业升级,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梁欣莹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