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三水老党员罗厚河:为解交通难题 雨中站了两小时

核心提示

作为三水红色基因重要传承地、工业主战场,乐平镇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养分,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建党百年间,党员们接续奋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为乐平开启“万亩千亿”新征程筑根基、强动能。即日起,本报推出“学史力行 乐平行动·永远跟党走”系列报道,展现乐平新老党员、各界党员的先锋力量。

“能服务党、服务群众的事情,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义不容辞。”拥有51年党龄的乐平镇范湖村(社区)居民罗厚河,一直在践行他的这句座右铭。

 在部队,他曾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捍卫祖国疆土;在路政部门,他手把手指导群众办理车牌、鼓励司机培训,为交通事业作奉献;在村和社区,他发挥余热,奋战疫情防控一线、解决社区“疑难杂症”。

数十年来,罗厚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乐平镇有约248名党龄超50年的党员,接下来将向包括罗厚河在内的老党员们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培养司机

带动早期交通发展

出生于1947年的罗厚河,虽已年过七旬,依然精神矍铄。他常常喝完早茶后,便在范湖村(社区)的大街小巷巡逻,为大家的生活环境“查缺补漏”。“我就是‘多管闲事’,闲不下来。”罗厚河打趣道。

自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那天起,他时刻用对党忠诚、为群众服务的初心,作为自己行动准绳。

“我在1969年4月9日入党。”罗厚河清晰地记得他入党的日子,当时他在部队服兵役。在部队里,他曾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前线保卫国家领土,维护国家尊严。服兵役期间,他因公受伤,耳朵听力受损,现在听力已经退化到四级残疾。

三水区乐平镇范湖村(社区)老党员罗厚河。/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耳疾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诚。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退役后的他进入当时的三水县交通局范湖交通管理所工作,参与并见证了三水早期交通事业的萌芽发展。

“1982年,当时整个范湖只有2辆汽车,是红卫牌汽车。”罗厚河记忆犹新。随着工业发展,汽车运输需求也在随之增长,罗厚河在范湖大力推动“以师带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汽车司机,当中涌现出不少早期的“万元户”。

当时很多群众不懂政策,不晓得如何办理手续和流程,时任三水县交通局范湖交通管理所所长的罗厚河,就一个个地把司机带到监理所去办理牌照、年审。这“一帮一带”,让罗厚河和范湖的司机们结下深厚情谊,如今不少司机见到罗厚河,都不忘热情地和他拉家常、忆当年。

热心村务

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在三水路政工作战线上勤勤恳恳付出几十年,退休后的罗厚河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心始终没有离开群众,一直为群众排忧解难,带动后辈党员一起为群众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范湖片区入口处曾经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2019年建起了绿化环岛,车流秩序井然。这个环岛的设计优化,罗厚河在背后出了不少力气。

“环岛最初建起时比较大,预留的车道比较窄,大货车难以通过。”曾在路政部门工作的罗厚河对交通改造颇有心得,他马上向村委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和村委工作人员实地勘测,在大雨中站了接近两个小时,只为掌握车辆实际通行情况。在罗厚河的建议下,在村委和乐平镇政府的联动下,该绿化环岛最后进一步优化车道设计,大大方便了出入车辆。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罗厚河主动请缨到防疫一线,值守岗哨。“考虑他年纪大,当时我劝他不要值守,可是他还是坚持要到一线。”范湖村(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骆世强说,最终,他和年轻党员志愿者一起参与到岗哨值守中。

在早前的全区全员核酸检测中,罗厚河第一时间报名担任志愿者。但村委考虑他年纪大,加上天气高温炎热,便拒绝了他的申请。罗厚河无法到现场当志愿者,就让年轻的孙子去报名当志愿者,他说,这也算是为村、为群众尽点力量。

罗厚河说,他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他要求自己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在服务党、服务群众方面,只要力所能及,他都义不容辞。

原标题:乐平镇范湖村(社区)老党员罗厚河:为解交通难题 雨中站了两小时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梁楚欣 通讯员谭兴华、魏巍

编辑|何欣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