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黄金,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现在佛山市三水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工作,负责《法制之窗》电视普法栏目和《淼城法治之声》电台普法栏目的策划和编导,参与普法志愿服务活动策划和团队建设,兼任三水区禁毒普法艺术团副团长。多次参加省、市、区级警队文化活动、各类普法宣传文艺晚会和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担任活动策划、编导、主持、演员等角色。
在熟人和朋友的印象中,黄金是个标准的“斜杠青年”。
除了是音乐人,她还是活动策划、栏目编导、主持人、演员……这些角色,既是她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黄金在三水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工作,兼任三水区禁毒普法艺术团副团长。凭借对音乐的赤诚、自身的天分与努力,以及多年基层工作的积累和沉淀,她原创了多首公益普法歌曲。
她还发挥所长,创新宣传形式,让法律知识以电视、广播节目、普法小品和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原创歌曲助力禁毒宣传
“如果有一天/睁开眼分不清颜色/白天和黑夜错落在放纵的极乐……”去年6月,三水区推出禁毒公益歌曲《生命的颜色》,今年6月,该歌曲的MV出炉。这首歌时长4分钟,每句歌词的画面感都极强,不论是普通群众,还是曾经涉毒或正在戒毒的人员,抑或是禁毒工作者,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代入点,触动心底。

黄金(左)在歌唱节目中纵情高歌。
黄金是该歌曲的作词、作曲者。她曾经是一名司法警察,曾近距离接触过误入歧途的戒毒人员,也与戒毒警察、社工等打过交道。在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她看过、听过不少故事,一直想把这些真实故事融入个人创作中。
一次机会,她受三水区禁毒办委托,准备创作一首禁毒公益歌曲。然而,黄金反复弹唱旋律,却迟迟下不了笔。“我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她说,一个戒毒者的故事里,包括他的堕落与重生,更有广大戒毒工作者的参与。历时数月,数易其稿,三水禁毒公益歌曲《生命的颜色》这才诞生。
后来,这首歌被QQ音乐等多个平台转载推广,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传唱。黄金认为,能通过音符和字句启发大众对生命的敬畏和思考,借用音乐的独特力量将全民禁毒的理念传递至千家万户,增强广大市民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这是一件光荣的事。
在她的大力推动下,由三水区禁毒普法艺术团创作和演绎的禁毒音乐剧《风雨不“毒”行》也即将与大众见面,并于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期间进行公益巡演。
黄金还创作出多首公益普法歌曲。其中,原创歌曲《法治信仰》入选全国优秀政法题材原创音乐作品展;原创抗疫歌曲《守望》被佛山市《文艺佛山 共同战“疫”》合辑收录,并在“声·动人心 爱·在一起”广东省群众抗疫原创歌曲展展播。
结缘音乐走上艺术道路
生活中有音乐,工作中也有音乐,黄金很知足。音乐早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难离难舍。
黄金与音乐之间,有一段“疯狂”的故事。
读书时,黄金学习成绩中上,从小到大都是学生干部,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但性格比较独立,骨子里甚至有着一股反叛劲儿。黄金从小就对音乐有热忱和天分,但父亲却极力反对她学习音乐。于是,初中的她偷偷和同学玩乐队,还到当地电台当音乐栏目的客串主持。
高三那年,无论怎么努力,薄弱的数学总是拖成绩的后腿,苦闷的她问了老师一句:“什么样的大学不用学高数?”老师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那你去考艺术类院校咯。”这句话,竟真的让黄金毅然转科。此时,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她不顾父母的极力反对,暗下决心,硬是用3个月“啃”下了别人用3年时间学习的基础乐理知识,最终以总分超出录取线300分的成绩考上了星海音乐学院。
大学期间,黄金主修声乐专业。然而,在艺术学习过程中,黄金渐渐发现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走专业教研的路线,她更希望把艺术作为兴趣爱好和生活的“调味剂”。于是,整个大学阶段的假期,她都去不同行业体验生活,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这些社会实践一方面发展了她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为她后来工作中的普法创新积累了经验。
参加工作后,黄金先后在劳教系统、法院、司法局工作过,从事的一直是宣教方面的工作。她常常将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法治宣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宣传教育变得有声有色。

黄金(左)担任法治宣传活动主持人。
回望一路走来的人生旅程,黄金笑着说,挺庆幸自己是“半路出家”,也许在音乐上自己不够“专”,但正因为自己的“杂”,所以能做到工作上的“泛”,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信念,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乐趣。
积极探索创新普法宣传
《法制之窗》是一档陪伴三水街坊20多年的普法电视栏目,让广大市民在休闲之余提升法治意识。2014年,黄金被调到三水区司法局工作,担任《法制之窗》的策划和编导,肩负栏目改版的重任。
担任普法电视栏目的编导,对黄金而言既充满新鲜感,又有压力。经过几年的探索,《法制之窗》逐渐大变样:普法短片剧本的文风变了,节目样式多了,比如有现场直击、跟踪报道、访谈、连续情景剧等,受到了更多市民的喜爱。
栏目编导不是黄金的唯一身份。作为基层法治宣教工作者,她创新禁毒普法联动形式,先后策划组建了三水区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三水区禁毒晴天志愿服务队以及禁毒普法艺术团,积极探索普法1+N模式,有效突破了三水区普法经费不足、宣传形式单一的瓶颈。
依托自身特长优势,她以电视、广播节目、普法小品、微电影、原创歌曲、H5法治游戏等为宣传载体,策划组织了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和法治实践志愿服务,让法制教育听得懂、记得牢,深入人心。

三水禁毒公益歌曲《生命的颜色》主唱(从左至右)何晓燕、曾春水、黄金、梁建文。
提起一手组建的禁毒普法艺术团,黄金有说不完的话。2019年5月,三水区禁毒普法艺术团成立,吸纳了具有专业艺术学习背景的首批成员50人,打造了一批高水准、高质量的法治宣传艺术作品,让禁毒、普法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文化味。截至目前,团队成员创作原创公益音乐10首,摄制原创音乐MV6部,编排舞蹈、小品等文艺作品8个,策划、参与禁毒普法宣传文艺演出30多场。
能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向他人传递正能量,黄金的干劲更足了。法治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践于行,如何进一步用艺术的方式将法治和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让大众在艺术熏陶中学法、懂法,是她仍在思考的考题。
人物对话
记者:您平日的工作内容很多元,所要担任的角色很多,您最喜欢哪一个?
黄金:我认为,无论是哪个角色,最终的目的都是做好普法宣传。因应当下群众的认知、审美不断提升,我将继续发挥个人所长,创造更丰富的、更契合大众需求的形式,推动普法宣传教育创新,不断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接下来,我们将打造互动性强、渗透度高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法律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创新更多形式做好普法宣传工作,我要不断提升。只有自己的思路和眼界打开了,有了个人的成长,才能够引导其他人成长。
记者:“法治+文化”是个大命题,目前你们有哪些探索?
黄金:就今年而言,三水区司法局、三水区普法办聚焦社会热点和需求,紧跟时代潮流,探讨融媒创新,打造普法宣教新方式。例如,开展“线上+线下”民法典宣传、法治主题歌唱比赛、“法治+文化”大CAR车走基层等活动,成立“淼城之声”少儿合唱团和“淼童故事汇”少儿戏剧团,举办法治夏令营活动,开发“三水智慧普法”学法小程序,构建“2+1+1”青少年研学体系。
原标题:三水区禁毒普法艺术团副团长黄金:始于音乐热忱 践于普法宣传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何艳纯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何欣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