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佛山三龙湾举行国际人才客厅启用仪式暨德国(欧洲)企业人才座谈会。
佛山三龙湾国际人才客厅(以下简称“国际人才客厅”)是三龙湾科技城专为外资企业和国际人才设立的“一站式”人才服务门户,是三龙湾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助力佛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高地、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在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高地过程中,三龙湾科技城突出“聚”和“领”,高擎“人才旗帜”,力争集聚、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

三龙湾地理位置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科创元素集聚,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落户。/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听需求讲优势
政企共话营商环境
“三龙湾科技城是广州大学生进入佛山的第一个窗口。”德国(欧洲)企业人才座谈会上,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副主任朱锡雄介绍三龙湾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时说道。
三龙湾立于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域,与广州地铁共筑交通网。计划年底开通的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与广州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在广州南站相连。“这条线路是接驳广州大学城的,130万大学毕业生人才可由此从广州经三龙湾进入佛山。”朱锡雄说。除区位与人才优势,朱锡雄还通过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指出三龙湾兼具“成本洼地”和“巨大的工业转型市场”两大属性。
营商环境是三龙湾引来“金凤凰”的核心竞争力。去年底,来自欧洲智能照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德国LUQOM集团的Ludger Tillmann到三龙湾考察,仅花6周时间就谈妥落户事宜,在三龙湾设立亚洲总部。“我们在佛山有家的感觉。”他这样形容对佛山的印象,并建议佛山建立更多企业实验室,招募更多与企业需求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
座谈会上,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莱茵工业园、广东睦湃科技有限公司(集成科创园)等国际化产业载体介绍各自园区特色及园区发展潜力。
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董事长秘书陈丹介绍,园区距广州白云机场1小时车程,离广州南站仅15公里。园区还特别建立“德国中心”,邀请德国顾问设计符合德国人需求的工作生活空间。“德企初来中国,在文化和语言上存在较多差异,我们致力于打造让外国友人放松、舒适的区域。”陈丹说。
广东睦湃科技有限公司(集成科创园)常务副总经理刘世强介绍了集成科创园的特色硬件设施。他说,园区总面积共60万平方米,其中45万平方米为现代高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为以宿舍为主的生活配套设施,其中包括3万平方米的共享空间。
广东顺德科创集团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办公室招商总监陈浩阳说,作为顺德国资建设的产业载体,莱茵工业园与“工业4.0”高度契合,位于双地铁交汇点,连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佛山三龙湾国际人才客厅启用。/三龙湾供图
一站式服务
打造佛山人才服务新名片
国际人才客厅的启用,打响了三龙湾科技城建设“人才友好之城”的头炮。
“数周前,我跟一位政府官员反映,希望能减轻我们跑多窗口、找中介的麻烦。没想到今天,这个客厅建成了,佛山政府的执行力和高效率真让我惊叹。”Ludger Tillmann现场点赞佛山政府的执行力和办事效率。
国际人才客厅通过提供搭建空间、专员服务、链接资源三大功能,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来三龙湾和佛山创新创业的体验,为佛山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三龙湾案例。
在交流空间方面,国际人才客厅位于三龙湾科技城信保广场北塔首层,占地约400平方米,设置“服务、展示、交流”三大专区,可满足国际人才沟通交流、会议路演等各类需求。
在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方面,国际人才客厅配备了一支“会外语、懂业务”的专业服务团队,可为外资企业和国际人才提供企业设立、选址落地、人才签证、人才住房、企业发展等全流程专业服务。同时,配备了市民之窗自助终端机等智能化咨询服务设备,可提供企业业务咨询、人才业务咨询和线上预约等服务。
在资源链接方面,三龙湾科技城将发挥国际人才客厅的“Hub”功能,利用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平台,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联动,搭建平台和渠道,为外资企业和国际人才提供各类指引和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人才客厅还附设国际人才智能图书馆,陈列了中、英、德等多个语种的报刊书籍,内容涵盖经济、文化、生活、语言学习等多个领域,将与佛山市387家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形成联动,通过双语自动借还书机,提供图书通借通还服务。
“国际人才客厅的选址很用心,让我们办事更方便了。只要一张身份证,就能在机器上一站式办理各种企业申报注册的手续。”佛山汉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科学与技术部高级总监Thomas Schroder表示,目前佛山正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未来企业将会更关注人才引进工作,与本地、国际高校建立联系,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到来,实现企业愿景。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副主任何小坚表示,国际人才客厅除了为人才、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解读、咨询及资源对接服务平台外,还将不定期举办人才创业分享会、各类专题培训座谈会及企业家论坛、博士论坛、技能人才论坛等多元国际化社群活动。
五大实招
全力打造人才友好之城
“落户三龙湾,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励。”“年收入达1000万元的企业高管,按上一年度个人地方财力贡献的100%给予奖励。”……
德国(欧洲)企业人才座谈会上,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推介的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得到与会企业的高度关注。
“我们期待了解如何参与并融入该计划,希望看到计划实现的规划图。”Ludger Tillmann表示,企业在三龙湾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关键要素之一,将根据政府扶持政策调整企业发展步伐。
德企华南发展陪伴计划又被称为德企服务A计划,由三龙湾管委会制定,针对过去近十年对德(欧)合作中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是目前国内支持力度最大的德企落地政策和最全面的配套服务包。
“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是今后三龙湾科技城发展的两大主线。”朱锡雄表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高标准建设“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三龙湾科技城作为“一城”,正着力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围绕“聚”与“领”定位,全力打造人才友好之城,力争集聚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如何行动?三龙湾科技城提出五大实招——
一是围绕科技型企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创业集聚的专业性需求,培育和吸引科技服务机构入驻,形成半小时科技生态圈。
二是围绕佛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引进一批产业数字化服务机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打造先进制造服务赋能平台。
三是按照人才落户所需的服务支撑,提供一流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尤其在营造优质的配套环境上发力,打造科技人才社区和科技生态小镇。
四是出台有力的人才政策,支持各类人才在三龙湾创新创业;通过与“人才之夜”活动相结合,延续中欧文化周系列活动,举办常态化的博士论坛等活动,打造三龙湾人才品牌。
五是利用好广州大学城、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线等人才渠道资源,推动人才交流合作及相关产业布局,为广州大学城人才进入三龙湾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和更宽广的空间。
三龙湾科技城还将打造人才公园。位于三龙湾的“佛山公园”正计划提升为“人才公园”,未来将围绕“育才、引才、聚才”等角度,建设服务于人才交流、运动、休闲的空间,打造出功能完备、整洁有序、景观优美的现代化都市中央公园,更好地为高层次人才服务。
声音
德企谈三龙湾
中国德国商会华南西南区董事会主席Ulf Reinhardt:
轨道交通是推动华南地区乃至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三龙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未来轨道交通密集,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这几年,政府对外国投资企业给予充分支持,帮助外企读懂佛山政策,还特别鼓励创新。自2003年到华南地区开始,我见证了佛山数字型企业的不断涌现。我希望能多向德企介绍中国,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
卢科穆供应链管理(佛山)有限公司总经理Ludger Tillmann:
一年前我们来到佛山三龙湾,当地政府给予了我们许多支持,帮助我们快速融入。来中国之前,我们的员工担心不适应。但来了之后,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实时政策信息和文化生活指引,让我们一点也不觉得陌生、孤单。我希望能让我们自己的合作伙伴也与佛山相连接,让他们更了解佛山,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作为投资者、企业管理者,我们希望能够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未来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让人能拥有更良好的生活状态。
佛山西门子智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宇溪:
企业落户前,政府给予了我们许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了解政策信息。落户后,我们更期待的是如何为我们的产业谋求更多发展空间,将它做大做强。中国人常说“安居乐业”,现在我认为也可以倒过来讲,就是“乐业安居”。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和人才的留守。中小企业对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期待三龙湾能够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加强创新政策扶持,留住更多人才。
来源丨佛山日报
文丨佛山日报记者何绰瑶、覃征鹏 见习记者丁韫媛
编辑丨周师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