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市水利局:补齐民生短板 做实佛山“水文章”

佛山日报讯 记者黄碧云 通讯员邓宇珊报道:水利建设事关千家万户。佛山市水利局立足自身职责定位,积极发动全市水利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排查,制定为民办实事问题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完善水利服务民生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推进党建与治水、供水、护水业务进一步融合,扎实推进模范机关建设,不断做好做实佛山“水文章”。

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佛山水网交错、河湖众多。2021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治水职能回归市水利局。为深入推进水环境生态治理,市水利局全力开展治水“八大行动”,治水工作开局良好。

其中,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新增巩固成效工程项目110项已全部完成;建成768公里污水管网,完成投资45.4亿元;修复357公里老旧管网;完成碧道主体建设233公里;完成131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05个自然村的目标任务;新建扩建5座污水处理厂均已开工。

全市各级充分发挥河长领治作用,全市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1.44万次,发现问题4.52万个,完成整改4.46万个,对水利部、省河长办下发的1386个“四乱”进行清理。在全市全部实现农村集中供水的基础上,市水利局全面推进市政供水进农村,在全省率先使用膜处理技术,使116条偏远的自然村喝上安全、卫生的“放心水”。

市水利局还将党建工作与河湖长制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成立专业水义工队伍,建立“固定巡河日”制度,印发《2021年“保护母亲河”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打造共治共享的治水新格局。

截至2021年底,佛山市实现水义工队伍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全覆盖,水义工队伍达到47支。目前佛山“i志愿”注册护河志愿者约6.5万人,组织开展大型志愿服务共600多场,累计服务时长近13.4万。我市连续两年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佛山市水利局获评“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编辑/王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