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双减”后首个寒假:作业瘦身,如何走“新”更走“心”?

用思维导图介绍一本名著、录制生活物理小实验视频、每天坚持运动锻炼以及做家务……开学后,记者走访佛山各中小学校发现,“双减”政策下的首个寒假,各学校给孩子们布置的笔头寒假作业少了,实践类作业多了。

短视频、电子海报、问卷调查,刚开学这一周交作业、收作业、评作业、展示作业让学校师生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寒假作业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主题和提交形式别有新意。

对此,教师和家长有的拍手称好,有的说压力大。专家表示,实施“双减”政策后,实践类作业增多是一个趋势,但和书面作业一样有其特点,学校须及时收集了解学生对实践类作业的反馈,加强对实践类作业的研究,让这类作业真正起到实效。

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学生寒假期间在家做家务。/学校供图

实践作业形式新 孩子参与热情高

“双减”之后,课业负担和过重的校外学习任务减下来了,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不能减。关于作业的设计,是学校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在佛山三中初中部,这个寒假学校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作业,如针对初中学子对物理的学习还处于好奇的阶段,初二年级布置了“物理与生活制作和实验视频录制”的特色作业,让学生自主动手做实验,并进行比赛,吸引上百名学生积极参与。该校初二年级的语文作业则是制作思维导图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书内容;英语学科要求进行线上口语展评、录制英文Vlog短视频配文配音介绍寒假生活;地理作业是和家人到佛山周边景点“研学”等等。佛山三中初中部还对寒假作业时间进行了指引:比如初二年级语数英每天作业各安排约1小时;其他科目30分钟左右。

该校课程教学处主任杜少琼表示,开学第一周收到的作业情况显示,学生们对这样的创新实践作业很欢迎,参与积极性高,涌现出一批富有学科特点的创新作业,让老师们眼前一亮。“有的学生在平时完成书面作业时并没有特别突出,但在实践作业上表现得特别好。相比单一的书面作业,实践作业更能多维度展现学子的能力。”她说。

寒假前,大沥实验小学302班班主任王老师布置了年味作业,孩子们很勤快,自己动手剪了窗花、萌虎,开学当天带回了学校。王老师说:“这份作业的上交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孩子们在寒假作业中学到东西,该校老师们在设计作业时下了很大功夫。“以往,我们会选用统一出版社的寒假作业,但今年我们减量提质。”该校副校长殷德渊介绍,今年的寒假作业设计要比以往更加精细,以作业超市形式呈现,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选做。内容由旧知回顾、新知引导、拓展阅读、实践活动四部分组成,每个年级的作业量身定做复习和预习内容,实践和拓展类作业结合了春节和冬奥会主题,体育音乐美术老师将作业融合在语数英的日常练习内容里,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开学当天收集的作业发现,因为实践活动比笔头作业灵活有趣,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完成率也比较高。”殷德渊说。

佛山实验学校学生结合冬奥会主题完成的寒假实践作业。/学校供图

优选主题花样多 家长感叹有压力

在对家长的采访中,家长对实践类作业的态度有赞成,也有人略感压力。

“在陪伴孩子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睦。”禅城家长林先生为实践类作业点赞,他认为学校布置的寒假实践作业设计新颖,紧扣时代脉搏,比如冬奥会开幕、传统节日春节等主题,都让孩子能学以致用,并给家长提供了开展家庭教育的机会。但也有家长反映,一些实践作业不够接地气,甚至形式大过内容。

在顺德某民办学校,寒假除了各科目留的书面作业以外,实践作业也不少,数学科目除了做题以外,也布置了实践作业,比如问卷调查。为了防止学生糊弄交差,作业要求学生提供跟路人合照的照片,每让路人填写一张问卷,就要跟路人拍一张照片,这让学生和家长颇感困扰。

在南海区读初一的小敏今年寒假的实践作业中,仅英语学科一门就包括了录制冬奥会英语解说视频、制作英文电子海报、完成英语配音作业等。“其他学科有的要完成调查报告,有的要完成发酵食品制作并形成图文报告,提交形式五花八门,需要用到绘画、视频剪辑、电脑排版设计,还要做PPT,等等,电脑、手机都得用上。”小敏的妈妈坦言,这让工作繁忙、时间精力有限的家长相当头疼,作业花样太多、每科都有,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无法很好地完成,孩子也感到“压力山大”。

对此,小敏的妈妈建议,学校在布置这一类作业的时候,应该多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去考虑,优选主题和提交方式,以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提高布置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关于寒假作业的做法是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性作业。具体来说,就是在寒假期间,孩子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坚持锻炼、坚持阅读、坚持劳动、时间规划,等等。其次是分层作业,也就是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可选做的学科性作业。最后才是融合式项目作业。

据校方介绍,融合式项目作业的领衔人是班主任,通过班主任联动各学科教师,进行该类作业的研究、设计和布置。例如,初一年级有一项寒假作业是家长和孩子邀约三五好友去爬山。这并不是单纯的锻炼,而是出行前需要孩子们对目的地的天气情况、交通路线、海拔等有初步了解,游玩中去认识沿途的山川、河流、树林、湖泊等,同时做好垃圾分类的实践应用,后续孩子们还可用收集的植物标本在学校兑换奖品……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孩子独立思考,也需要同伴合作以及家长参与。“整个寒假只有这项作业才是每个孩子的‘必修’作业。学校会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年龄段,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设计,目的是提高孩子们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

佛山实验学校学生去菜市场完成数学实践作业。/学校供图

不断完善作业设计 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面对寒假作业实践类作业“大爆发”,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无论怎样,都比刷题强,但也有家长觉得,不考虑实际操作难度,如果是走形式的话,还不如直接发练习册。究竟应该用什么态度来看待实践类作业?学校布置这些作业的时候,是如何考量的?

聚锦小学相关负责人解释,目前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作业,但如果真的不留作业,一些家长就认为学校不负责任,甚至产生“孩子读了一学期,啥也没学到”的焦虑,所以老师要布置一些实践性、锻炼发散思维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更为自主、有趣的方式下学习知识或巩固知识。

例如,手抄报的内容通常是整理某一学科的拓展知识,或是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介绍某个传统节日或文化习俗。在完成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

该负责人特别提到,这一类作业虽然大家觉得花费时间长,但锻炼了孩子的综合素质。“说实话,学校老师也在不断研究这类作业的具体布置形式,尽量避免影响到家长们的日常生活,也希望是孩子独立完成,并在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不是过度追求设计和排版的精美。”

对于一些家长对孩子实践作业的“恐惧”,殷德渊认为,学校老师对这些实践作业基本上没有硬性要求。虽然学校会搜集优秀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绝不会因为实践作业的粗糙或者没完成而批评学生或者家长。

聚锦小学学生制作的寒假阅读感言卡。/学校供图

“以学校今年寒假的实践作业为例,作业的出发点并不是让学生达到怎样的手工制作水平,而是希望通过制作灯笼、剪窗花,让孩子们认真体会春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年味。做作业的过程中,孩子的体会、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殷德渊说。

为此,殷德渊希望一些家长,不必将自己孩子的寒假作业与其他孩子的进行比较,要注重孩子在体验过程中学到的东西。

杜少琼则认为,学校老师向学生布置的假期作业出发点应该是好的,“学校希望学生能从中得到某一方面的锻炼,比如社会实践、动手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等。改变只知道围绕教科书学理论知识,脱离课堂教育无所适从的局面”。但是,杜少琼认为,在实施实践作业的时候,学校确实须要考虑到学生兴趣以及作业量的问题。同时,要考虑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问题,对作业进行必做和选做的设计,根据学生自身实际能力布置作业,切不可追求所谓的形式,让学生去完成超出自身能力的“另类”作业。

文/佛山日报记者苏宏堃、邹婷婷

编辑/梁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