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中秋丨清辉了如雪 莫负好时节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重要传统节日。团圆,是中秋亘古不变的主题;圆月,又给人们带来诗意的美好与人生的怅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人以月咏怀咏志,给今天的我们留下无限的遐思和永久的刻印。

又是一年中秋时,无论悲欢离合,且喜人间好时节。

大小团圆 共赏中秋月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佛山历来重视传统民俗。

《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醉芋酒而清风生,拜嫦娥而逸兴发”。这句话,就包含了自古以来佛山人过中秋最重要的两个习俗:吃芋头和拜月光。

和全国其他很多地方一样,佛山人过中秋节也会挂花灯、吃月饼、赏月拜月,但也有许多特色饮食和讲究,如吃芋头、柚子、香蕉,寓意大小团圆。

在佛山从事媒体工作的小卢是土生土长的南海九江人,他记得小时候过中秋除了赏月拜月外,还会吃芋头、吮田螺,但现在过中秋就很少吃这些食物了。不过,遇到中秋夜在单位加班时,单位夜宵除了提供月饼、柚子外,还会提供田螺,让他怀念起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情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深具岭南特色的中秋习俗也在逐渐淡出甚至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竖中秋(中秋夜在门口、花园、天台等竖起纸灯笼)、迎月追月等。幸运的是,在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发展的当下,也有很多中秋民俗活动得以恢复和发展。

在佛山,饼店和茶楼饮食店从八月初一就开始供应月饼,店门前张灯结彩,挂上写有“中秋月饼”字样的招牌。各家超市大都会设置“中秋月饼”专柜,品类琳琅满目,有五仁、莲蓉、紫薯、红豆等传统月饼,还有榴芒、流心、椒盐、乳酸菌等新式月饼。今年,佛山部分博物馆、餐饮企业还纷纷推出文创月饼,如以“狮舞岭南”“万福呈祥”“福星高照”为主题的国潮风月饼,从包装到月饼造型设计,兼具传统和创新元素,令人赏心悦目。

在顺德区三竺新能源公司工作的阿华是北滘人,每年中秋节前她都会精心选购几款月饼,有时还会赠送亲朋好友。对于她来说,中秋是一家人团圆,围坐吃月饼赏月拜月,有着满满的幸福感。中秋假期,她还会带小孩逛公园、观花灯、猜灯谜,或者自己制作中秋花灯,“以前和园常常会举办中秋民俗活动,装扮得很漂亮,一家人能逛上大半天”。

“听说今年中秋假期佛山岭南天地将举行灯会,有各种唯美浪漫的彩灯灯饰。”阿华很想到时来体验一番,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烧番塔、舞火龙也是佛山极具特色的中秋民俗活动,熊熊的火焰、长长的火龙,每年都吸引众多新老佛山人一睹为快,祈求生活红火、平安幸福。

愿得年年 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中秋明月下,古人难与远方亲人团聚,只能借明月一解相思苦。

如今,中秋佳节时佛山也有很多新市民与家人天各一方。一部手机,两头连线,或许可以得到亲情慰藉,但始终不如见面让人释放心中的思念之情。对着明月,忆起旧时岁月,总会让人心生百感,谁与共孤光。

在广东新宝电器工作的新市民阿卿来佛山已十多年。他记得结婚前一个人中秋之夜的苦闷,百无聊赖、思念家人、遥想从前,直到和同样单身的伙伴共饮一杯后,离愁才缓。

如今,阿卿已在佛山组建了家庭。中秋时节,阿卿虽然回不了老家,但小家庭也其乐融融,赏月拜月,仪式感满满。中秋假期,他还会和同事家庭组团周边游,打卡热门景点。现在,他已经对文华公园、千灯湖、顺峰山等佛山众多赏月打卡点如数家珍。

谈起中秋民俗活动,阿卿对佛山烧番塔印象深刻。圆形的番塔、蹿起的火焰、人们高声的欢呼与祝福,让他仿佛回到了童年。

阿卿老家在江西临川,每到中秋,他们村庄也会举办烧塔庆祝活动,但活动的主办者却是少年儿童。吃完早饭,在村里长者的指挥和帮助下,孩子们先用上年烧塔留存下来的砖块,重新垒叠成圆塔,然后在全村挨家挨户讨要柴火。而村民们也非常乐于拿出柴火,因为这不仅是积善,也是为了沾上好运和福气。

中秋之夜,当看到红红的火焰从塔内高高升腾,阿卿似乎分不清是眼前的景象还是记忆中的样子,眼睛有点湿润。

乡愁是什么?是一条巷陌,是一片田地,是黄昏的一缕阳光,是清晨沾湿头发的薄雾,同时也是闪烁的星空、中秋的明月……它们总能让记忆历久弥新,让人心生感慨,充满力量。

漂泊在外的游子,带着各自的理想在外拼搏,中秋回不了家。个性张扬的90后、00后,虽不会囿于节日的形式,但由于深入骨髓的基因,他们也会选择约三五闺蜜、好友,相聚于酒吧、咖啡馆或出租屋,共同庆祝佳节,来一盘三国杀或王者荣耀。放松之余,他们也会想起家乡的父母,还有儿时的中秋时光。

分别,也许是为了更好地重逢。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传统民俗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中秋节是远古敬月习俗的延续,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活动;汉代在中秋或立秋之日行敬老、养老之举;晋时已出现中秋赏月风俗;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节日充满浪漫色彩,赏月之风至此大兴;北宋时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相关的节令食品。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围绕中秋节而举行的活动,其中包括祭月、吃月饼、赏月、赏灯、燃放烟花爆竹等。

在佛山,中秋节还有烧番塔、舞火龙、竖中秋、吃芋头、吮田螺、做柚子皮灯笼等特色习俗。其中,烧番塔在南海丹灶仙岗村、西樵松塘村、罗村上柏村等地尤为盛行;而禅城南庄上元村的舞火龙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00多年。

由于八月中是农业丰收的季节,以庆丰收为主题的佛山秋色一般在中秋节前后以大巡游的形式举行,也是独具特色的节令习俗。

策划丨佛山日报记者范银燕

采写丨佛山日报记者周勤辉

绘图丨佛山日报记者王淼冰

见习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