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大家谈|完善多元服务体系,满足居家养老新期待

近年来,佛山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截至2021年底,佛山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约82万,约占户籍人口的16.9%;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100万,约占常住人口的10.5%。市人大相关调研发现,佛山社区养老床位和床位入住人数居全省甚至全国前列,但对标中央、省、市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面临一些不足,包括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化程度不够等问题。

破解佛山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笔者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健全制度性服务体系。首先,健全保险制度体系。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提高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替代率,逐步形成涵盖基本社会养老保障、职业保障、家庭保障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多支柱、多层次、混合型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其次,健全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以及失能评估标准和分级照护标准。加快实施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的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第三,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发挥专业机构资源优势,拓展普惠性居家养老。支持引导养老机构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和上门服务,将服务范围延伸至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居家老年人。鼓励改(扩)建一批区域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加城乡社区嵌入式、综合性、多功能、普惠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在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社区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站点建设,承接街道委托的居家巡访、失能老年人帮扶等服务。

三是盘活医疗资源,加快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居家养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民生实事,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督查考核,确保居家养老工作措施到位、保障到位。要盘活整合医疗资源,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同时,促进医疗资源向医养结合倾斜,出台相关执业配套政策,鼓励医疗专业人才流动,解决医疗人才瓶颈问题。

四是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满足群众对居家养老服务新期待。加大产业发展引导,把居家养老产业融入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融入“制造强国”“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促进相关业态融合,推动产业加快发展。拓展市场供给渠道,引导促进养老与健康、养生、旅游、健身、休闲、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养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破除制约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

(作者覃剑,单位: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