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全会报告提出,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要以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及市委关于推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抓手,统筹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努力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佛山路子。
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走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子,聚焦佛山的现实问题,引起与会人员的深刻思考和热烈讨论。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图为12月8日拍摄的佛山地铁3号线镇安站站台。/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五区协调发展 提高城市发展能级
区域协调发展,是佛山的现实需求。佛山五区综合实力都比较强,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势。但是从佛山内部对比来看,五区的经济基础仍具有一定差距。因此,佛山选择将区域协调作为提高城市发展能级的一大突破口。
市委全会报告提出要坚持全市产业发展“一盘棋”,支持禅城等中部区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市委委员、禅城区委书记严冰表示,禅城将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主动寻求与兄弟区合作,实现错位发展,携手一致对外参与竞争,在存量基础上寻求更多增量,探索“总部+基地”的合作方式,强化禅城企业总部与外围园区的联动,实现合作共赢。
严冰提出,禅城要争当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样板区,聚焦全域城市化,推动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加快禅西片区中心化,深入实施“东提、西进、南接、北联”战略,加快推动交通“硬联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同时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规划,做好农村“三资”改革、股权改革、宅基地管理改革,提升城乡治理水平,让乡村振兴成为城市化底色。
今年,高明经济总量预计将突破千亿大关。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看来,这是高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意味着高明将站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高明的区域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辐射力更为强大,必将推动高明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以更大作为服务佛山争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的大局。
杨永泰同时提出,高明内部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东西部和城乡发展差距明显。要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下更大决心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接下来,高明将因应东西走向的地理特征和发展现状,建立东中西部全域协同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土地、财政和金融扶持共享等配套政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同时,将全力打造“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引领推动全域乡村振兴,努力争当城乡协调标杆。
区域协调、五区联动,需要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事关民生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市委全会报告最新要求,我们将开足马达加快开工!”佛山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拯民表示,佛山地铁集团将全力以赴投身佛山地铁建设,努力实现3号线全线修通的目标,全力推动4号线一期全线动工,同时期待已经获批的11号线、2号线二期能够大踏步向前,力争尽快落地建设,把地铁线路开进佛山五区。地铁贯通后,距离佛山中心城区较远的高明区市民,也能实现30分钟左右到达主城区,这将为服务佛山民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城乡服务均衡 形成城市示范效应
除了区域协调外,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还包括“城乡融合”这个关键词。佛山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大约为1.7,从这一指标来看发展的均衡性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探索资源的优化配置,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佛山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意义。
佛山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站上了较高的起点,改革发展举措与各项成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个方面仍存在差距。”市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表示,要加大市级层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相对薄弱区域及学校倾斜、延伸。结合市委全会报告精神,接下来要深化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在教育领域合作;探索推进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市域交流机制;聚力打造“每个家门口都有好学校、每所学校都有好校长、每位学生都有好老师、全市教育拥有好生态、每个孩子都有好未来”的“五好教育”新形态,让优质教育公平惠及每个孩子。
推进城乡面貌一体改善也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内涵。市委全会报告提出,“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委委员、禅城区委副书记王树斌认为,近年来禅城作为中心城区,城市形象有较大提升,但距离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水平还有差距。既要开发新区,也要有序推进旧城改造,集中有限的财力提升主要路段、重要节点、老旧建筑,加快推进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建设,重点打造一批高端地标的写字楼、商业体,实现旧城改造中心开花,让“好逛、好买、好吃、好玩”成为标签,聚人气。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佛山落实中央提出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很重要的环节。”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丘韩飞表示,调查队将按照市委全会报告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一方面,坚持“以数辅政”,从源头调查清楚涉及民生各方面的数据,关注城乡收入等数据变化情况,坚持搞准、搞实数据,防范数据作假,为地方政府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坚持“以文辅政”,针对各大热点难点问题,调查队将快速调查做好各项工作,为进一步谱写佛山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统筹丨佛山日报记者毛蕾
采写丨佛山日报记者毛蕾、冯栋、李嘉雯、刘嶒、莫璇、杨立韵
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