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第二届全国龙卷风学术交流会在佛山举办

佛山日报讯 记者谈飞洋 通讯员刘超报道:2月14日,第二届全国龙卷风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年会在我市召开。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等19家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中国气象局、广东、上海、江苏等地31个气象部门的百余名气象专家,将聚焦解决龙卷风预报预测业务中共性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层次交流。

2月14日,第二届全国龙卷风学术交流会在佛山举办。/通讯员供图

四次成功发布龙卷风预警

2022年,佛山共出现4次龙卷风。据悉,粤港澳大湾区是龙卷风频发的区域,而佛山是省内龙卷风最频发的地市,年均1.6个(全省年均4.3个)。

2013年8月,佛山市委、市政府率先成立国内首家龙卷风专门研究机构——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2017年3月,我市成为全国龙卷风等致灾性雷暴大风的群策群防预警服务和联防机制试点。

历经近10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市龙卷风等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识别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得到提升,在国内率先发布精细到镇街的专门龙卷风预警。针对2018年6月8日、9月17日以及2022年7月2日、7月4日市内出现的4次龙卷风,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均成功发布专门的龙卷风预警,前两次预警更是开创了我国龙卷风成功预警的先河,标志着佛山的龙卷风监测预警预报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启动

2022年11月,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北京大学,以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作为原科技创新平台成功申报了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2023年2月13日,该实验室正式揭牌。

据悉,该实验室将汇聚全国高端人才,聚焦国家防灾减灾需求,致力于突破核心技术难题,开展龙卷风专项观测试验,研究龙卷风及其母体风暴的形成机制与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完善龙卷风等强风灾害的灾损评估方法,持续提升我国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能力。

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专家表示,开展全国龙卷风学术交流,有望推动全国龙卷风短临预报预警技术发展,同时推动我市强对流尤其是龙卷风天气灾害预报预警能力的快速提高,为市委、市政府应对气象灾害提供更有力支撑。

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