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读懂佛商“山经” 奔向发展新蓝海

日前,佛山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企业家大会,以一座城的礼遇,向企业家们致敬。这场政企双向奔赴、携手共进的会议,提出要擦亮佛商品牌,定期举办佛商论坛。佛商,让佛山企业家们以一个共同的身份、集体的形象、闪亮的品牌,登上更广阔的舞台,被更多人看见。

自古以来,佛山商业文化绵延不绝,既有古老醇厚的味道,也有时代气息的脉动,写下了无数传奇。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先后涌现出美的、碧桂园、海天、格兰仕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这些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背后,佛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浙商到闽商,再到深商,每个地方的商人群体,都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质。佛商在长期的商贸与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基于广府文化商业模式,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精神品质。和其他地方的商人群体相比,佛商身上更多体现出大山一样的品格。

他们执着,像山一样坚韧不拔。稳扎稳打、持之以恒,一沙一石也能堆积出巍峨高山。制造业特别需要吃苦精神,佛山的企业家靠着山一般的意志和坚持,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埋头干实业,推动企业一步步从小草长成大树,打造了“有家就有佛山造”这张名片。

他们守信,像山一样沉稳厚重。佛山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讲口齿”,说话算话。这背后,反映了佛商守信用、重契约的文化传统。只要是谈好的事情,说到做到、绝不食言,更不会坑蒙拐骗。

他们敢闯,像山一样矢志向上。总在时光的沉淀里静静积累,蓄力前行,拔节生长。佛商是一个改革者的群体,佛山在改革发展中创造的许多经验,比如乡镇企业改制、民营企业股权改制、职业经理人、星期六工程师等,都是企业家在实践中逢山开路、探索形成的。

他们低调,像山一样朴实无华。山的灵魂,不仅在于它的博大坚韧,还在于始终保持务实谦逊。很多人和佛山企业家打交道后,对他们低调务实的作风印象深刻。佛商不张扬、不作秀、不浮躁、不自满,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一点一滴收获成果。

他们恋土,像山一样扎根大地。有人和佛山企业家出国学习考察,发现一个细节,他们每次回国上飞机前,都要给家里打电话:煲靓汤、做好菜。佛商对家乡充满眷恋和思念,长期扎根实业、扎根本土、奉献桑梓,不仅是佛山的建设者、合伙人,更是这座城市的家人、亲人。

正是佛商群体身上的这些独特品质,让佛山这个普通地级市,在改革开放40多年时间里,从岭南鱼米之乡一跃成为全球重要制造业基地,擦亮了佛山制造品牌,铸就了佛山城市文化。他们像山一样经受住风雨洗礼,挺起发展脊梁,不断向上突破。这些宝贵的发展经历,这种难得的精神品质,浓缩成为佛商身上特有的“山经”。

熟读《山海经》的人都知道,《山经》部分记载了山川地理、奇花异草,描述的都是各种宝藏。佛商精神品格浓缩出来的“山经”,同样蕴藏着推动企业和城市发展的“宝藏”。挖掘利用好这些“宝藏”,尊重呵护好像山一样扎根本土的佛商,将为佛山推进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

站在新起点,擦亮佛商品牌,需要政企同心,读懂和挖掘好佛商“山经”这一宝藏。市委、市政府持续为企业提供最充足、最适宜的阳光雨露,让每一位企业家在佛山安心创大业、放心做生意,才能涌现出更多、更优、更强的佛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广大佛商传承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挖掘“山经”,团结一致、共树形象,强信心、抢机遇,才能谱写企业发展的辉煌新篇,与佛山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佛商“山经”,是佛商的精神,也是佛山的商经。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勇立潮头,用佛商“山经”持续赋能,企业和城市奔向的将是发展新蓝海。

文丨朱一炳

编辑丨冼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