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深刻阐述,为佛山打造与制造业大市相匹配的职业教育新高地,扎实推进佛山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职业教育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在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在实践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思政元素。2022年,佛山成立了指导委员会,致力于推动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因此,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独特优势,在技能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加强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匠才”。
二是推动职业教育助力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佛山制造”正向“佛山智造”大步迈进,根据市人社部门的规划,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拟达130万人。因此,要发挥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及时应对产业升级需求;紧贴地方产业所需进行课程设置和改进培养方式,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继续深化校企一体化合作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为佛山制造业当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三是推进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构建。2022年3月,教育部职成司发布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推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数字化升级。近年来,佛山制造业加快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深化转型发展新生态。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因此,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新生态的构建,要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师生数字化素养,培养数字化学习思维,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要加强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发挥政府统筹、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组合拳”作用,建设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要拓展数字化教育应用场景,加强数字化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的建设,探索更多数字化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的新路径。
文丨叶小玲,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