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走在前列,是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工作的总目标,是总书记对广东的深切勉励、殷切期望和战略指引。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要走在前列,务须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路径依赖,把思维方式、话语体系、行为惯性调整到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上来。佛山要如何思想再解放,激活“三大动力”?本期圆桌论坛分享三位嘉宾的观点和思考。
主持人:刘蓉
邓嫣嫣 把握科学思维方法 激活“三大动力”
邓嫣嫣 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也是党不断推动思想解放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突破旧有思想认识局限的过程中,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思维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要通过把握科学思维方法,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推动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把握战略思维方法,增强行动自觉。一从大局出发,找准工作突破口。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依托改革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任务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二有战略定力,找到工作平衡点。善于判断决定发展趋势的长程因素,以正确的政绩观妥善处理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勇于排除短程因素干扰。三要对标对表,确保战略能落地。各层级各部门要科学分析影响全局发展的主要因素、关键变量和薄弱环节,以正确的工作策略落实市委战略部署。
把握系统思维方法,实现有机衔接。改革、开放、创新是支撑发展的动态系统,要用联系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并整体性地推动“三大动力”协同发展。一抓改革“牛鼻子”,为开放创新保驾护航。改革聚焦体制机制,是开放和创新的根本保证,只有树立推进改革的鲜明导向,才能增强开放的主动性,在交流和碰撞中激发创新。二创开放“新空间”,为改革创新提供丰厚土壤。借助开放的先行优势、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更快推动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深化。三提创新“活跃度”,为改革开放注入生机活力。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拓宽民众参与改革开放的渠道和平台,同时鼓励通过民间交往、自媒体方式讲好佛山发展故事、打造城市IP形象,在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把握底线思维方法,注重防范风险。一是站稳人民立场,解决“为了谁”的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创新是否坚持以我为主、实现成果共享是评价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树立大安全观,要将国家安全贯穿到各方面、全过程,同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提前研判全球形势变化,避免外部风险涌入与内部风险形成叠加共振。三是划清工作边界,哪些原则不能改;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涉及核心竞争力的等等,要拿出更加具体精准的负面清单以释放更大活力。
刘兵 以思想再解放激发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刘兵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努力摆脱路径依赖,才能有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要立足优势,坚定破解难题的信心。省委书记黄坤明调研佛山时,要求我们勇挑大梁、奋勇争先,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佛山经济长期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7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均位居全国第5位,形成了“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是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有家就有佛山造”誉满全球。而石湾处于佛山中心城区,公共资源优势明显,拥有陶瓷和不锈钢两大传统的产业支柱,将加快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力大汽贸、泛家居、数字经济、泛金融、大健康、陶文商旅六大产业,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基于此,我们是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去破解难题,在工作实践中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二是要主动担当,增强直面阵痛的勇气。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是广东最鲜明的标识,是必须始终牢牢扭住、不断巩固发展的最关键优势。石湾作为城市中心,区域环境不断完善,房地产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房地产是靠消耗土地资源来发展的,未来城市的发展,不可能长期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石湾的发展亟需可持续的新动能来引领城市升级和产业转型。基于此,石湾镇街道系统梳理石湾的过去、资源禀赋,以及未来的选择和发展动力,瞄准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经济新赛道,勇于摆脱过去依靠落后产能的路径依赖,“小街道”用担当书写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大文章”。
三是要干字当头,激发改革创新的活力。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摆脱路径依赖就要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禅城“赛龙夺锦”行动就是要干部破除“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的固有心态,主动进位思考,自觉拿出“夺锦”魄力,把禅城放到全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去比拼、去超越,激励“禅城铁军”树立“能当第一、不做第二”的雄心壮志。干部就是要“干”字当头,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制造业当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落实“百千万工程”、建设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绿美佛山、传承岭南广府文脉、建设法治佛山平安佛山、持续改善民生福祉等实践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李沙 如何建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话语体系?
李沙 南海区委党校教师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话语体系,有利于更好地解放思想,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凝聚全社会的奋斗共识,汇聚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佛山篇章的强大力量。要建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话语体系,浙江的一些优秀做法值得学习,佛山可从根植于佛山实践、善于总结佛山经验、探索媒体融合改革三方面发力。
根植于实践是建构话语体系的内容源泉。建设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话语体系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以动态发展着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为建构根基的。20年来,浙江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动之江大地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精彩蝶变,为今日浙江“八八战略”理论工作总结提供了内生动力。当前,佛山正全面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锚定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发力,力争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制造业当家、落实“百千万工程”等方面工作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这必将为佛山建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话语体系提供源头活水。
善于理论创新是建构话语体系的必要条件。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形成“浦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推动了人们更深刻理解如何通过基层治理为民造福。目前佛山已形成“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积极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建设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绿美佛山……学习浙江在重构话语体系方面的优秀做法,我们要以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将实践成就转换为话语表达,在阐释伟大实践中实现原创性话语的再生,在内容阐释中贴近现实、归纳成就、总结经验,以强有力的事实成果证明理论的优越性,从而赢得受众的信任,比如对佛山的“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讲清”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特点,要“讲好”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和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要“讲透”该实践成果所蕴含的不同于其他改革工程的佛山特点。
用好媒体在建构话语体系的重要作用。近日,浙江提出在重大新闻传播平台方面要做到三个方面:在目标定位上,深耕浙江、解读中国;在战略考量上,内容为王、流量说话;在战术打法上,自设议题、以快制快,力求重构其话语体系。“浙江宣传”有多篇爆款文章刷屏网络,就是其建构话语体系载体的成功案例。佛山要利用好新兴技术手段,打造立体化传播空间,在多维载体的融合体验中增强个体对话语体系的认同感,使得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佛山话语体系通过多元媒介的传播达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目标,从而自觉维护话语体系,为佛山的现代化建设奉献更多的力量。
编辑 | 梁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