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要求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篇章。
首先,增强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政治自觉,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精髓要义。要从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深刻认识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正确方向,深入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世界意义;要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广东工作的强大动力,守正创新、做细做实,增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梳理广东发展历程,坚定广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与决心。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发挥独特地缘优势,以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形象活跃在现代化的舞台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探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广东,每到关键时刻和重要节点都及时为广东工作定向导航,从“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到“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都给广东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
再次,结合广东具体实际,拓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广东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第一,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一方面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动力、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吸引外企深耕中国市场,引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切实把广东打造成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做出新贡献。第二,深刻领会总书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擘画,举全省之力狠抓大机遇,写好大文章,继续推进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机制有效对接,不断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化科教等领域合作,助推高质量发展,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第三,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形成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广东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做优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提振市场信心。不仅要在固底板、扬优势上继续发力,也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联动发展,把短板弱项变成新的增长极,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最后,以改革开放精神和岭南文化“双创”为广东担当作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当下,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不少。改革开放作为广东的鲜明标识和显著优势,要继续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互利合作、命运与共的精神,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继续闯出新路来。此外,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走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化建设路径,也需要推进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岭南文化蕴含的不拘一格、博采众长、综合创新的人文精神,内外开拓、精益求精的工商气质,务实低调、平等协作、勤奋刻苦的处世态度,有助于广东在把握国家发展全局中开创广东新局,在深化改革开放大潮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在理性平和、务实创造中扎实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文丨韩中谊 庄淑桢(作者单位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