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佛山持续出现潮湿闷热天气,一出门就容易全身冒汗。天热出汗不仅使人全身黏糊、体感不适,还容易引发各种皮肤疾病。如手上、脚上长出“小泡”,并伴随痕痒不止、反复难愈等症状。
手脚汗多 易患湿疹
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储开宇副主任中医师介绍,夏天炎热多雨,人体容易出汗,常在手上、脚上出现的“小泡”,是一种名为汗疱疹的皮肤疾病,也称“出汗不良性湿疹”。该病好发于青少年人群的手足部位,可见密集的针头大小的水疱或者数厘米不等的大水疱。肉眼可见疱内含清亮如水一般的液体,后期疱液变为浑浊,并最终干燥、脱落。作为湿疹的一种,汗疱疹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少数患者可出现皲裂和疼痛。
由于好发手足,汗疱疹有时候不易和手足癣区分。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常表现为脚趾缝潮湿、浸渍发白、足底和足缘起水疱,水疱干后脱屑,足跟处皮肤增厚、粗糙脱屑,自觉瘙痒等。
汗疱疹是一种过敏反应,也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接触刺激性物品、长期穿戴防护手套、吸烟等有关。汗疱疹与出汗也有一定关系,手脚出汗多的人一般更容易得汗疱疹。中医则认为,汗疱疹与湿气有很大关系。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鱼腥动风之品,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也可能引发该病。
储开宇建议,当手足部位出现水疱、脱屑、瘙痒等症状时,应前往皮肤科检查真菌涂片。相比之下,手足癣可检查出致病的真菌,瘙痒更剧烈。
分型对症 祛湿治疗
储开宇表示,汗疱疹的治疗一般以外用软膏、洗剂等药物为主,早期可以用有祛湿、收敛、止痒作用的中药煮水外洗,或者炉甘石洗剂等药物外涂。瘙痒严重、影响生活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莫米松、卤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软膏。
若局部出现反复干燥、脱皮和疼痛等症状,可以结合使用凡士林、尿素或者维生素E霜等涂抹于患处,滋润皮肤。平时要注意手足护理,保持手足干爽清洁,尽量少碰脏水,减少使用刺激性物品。
此外,从中医角度分析,汗疱疹的发生和湿邪有明显的关系,湿邪致病迁延难愈。因此,长期患有汗疱疹的患者可以根据辨证服中药调理。储开宇介绍,一般情况下,根据湿邪和热邪比重的不同,汗疱疹可分为湿热浸淫证和脾虚湿蕴证。后期皮疹表现为反复干燥、脱皮,通常辨证为血虚风燥证。
中药外洗也是治疗汗疱疹的一种简易方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多选用具有清热祛湿、止痒收敛功效的药物。
除药物治疗外,储开宇建议,汗疱疹患者应保持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煎炸、虾蟹、牛羊肉;不饮酒及少喝刺激性饮料。
由于汗疱疹易发生在潮湿的夏季或长期潮湿的南方区域,也可通过食疗帮助祛湿。患者可以吃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如冬瓜、薏米、赤小豆、白扁豆、芡实、茯苓、白术、陈皮等。
此外,当手、脚出现水疱时,注意尽量别挤破或者用针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温馨提示
手脚长“小泡” 试试中药外洗方
材料: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地肤子20克、蛇床子20克、明矾10克。
使用方法:以上药物每天1剂,加水4000毫升开火煮沸,换小火煎至2000毫升,倒入盆中,待微烫手时泡手足,以浸泡后手足部皮肤浸渍变白而皱缩为度,2周为1疗程。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炜健
编辑 | 梁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