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从祖庙门前雕塑《秋色·舞草龙》看佛山秋色

在人来人往的佛山祖庙门前,两个小男孩高举草龙、手舞足蹈,手举莲花的女孩紧随其后……这组名为《秋色·舞草龙》的雕塑所展现的欢乐景象,正是旧时佛山秋色的传统节目——舞草龙。

祖庙门前的雕塑《秋色·舞草龙》。/资料图片

“在佛山,秋色是秋收时人们庆祝丰收的庆典,是全城参与的一件大事。”雕塑作者、佛山雕塑院原院长薛里昂介绍。

舞草龙

佛山秋色最初的雏形

薛里昂现已90岁,这组雕塑是其退休后在祖庙路提升改造时所创作。据当时祖庙路商业街雕塑项目负责人,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雕塑院院长简锡昭介绍,2000年祖庙路提升改造时,共设了9组古镇情怀系列雕塑,其中就有两组是表现佛山秋色盛景的题材,除了祖庙门前的《秋色·舞草龙》,还有丽园广场的《秋色·闹花灯》。

薛里昂出生于顺德,1962年来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工作,无数次听秋色艺人谈起佛山秋色的盛况,还看过旧时佛山秋色的老照片。“整个节目都很吸引人,很震撼,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四乡云集。”薛里昂说,每到秋色,佛山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会拿出精彩的手工艺作品进行展示。舞草龙是旧时佛山秋色的传统节目,晚上秋色巡游时,在稻草龙上插上香,很好看也很有氛围感。

在佛山民间,有“无龙不成秋色”之说。用稻草扎成龙来舞,据说是佛山秋色最初的雏形。佛山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关宏参加佛山秋色活动多年,在对佛山秋色进行田野调查和总结专家学者的研究后提到,秋色的雏形,以孩童扎草龙进行舞龙为契机,成为最初的仪式形式。

单一到多元

佛山秋色内涵逐渐丰富

据民俗专家研究,佛山舞草龙出现在明代永乐年间。时至今日,在南庄上元,都还有舞火龙的习俗。

明清时期已成为天下四大聚之一的佛山古镇,手工业和工商业十分繁荣。因此,秋收后巡游庆丰收的,除了农民,还有众多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异常发达的手工业培养了不少能工巧匠,人们在秋季丰收时,用手工业的边角废料和小商贩余料,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参加游行。

及至明正统年间,秋色的发展已经从较单一的舞龙形态,逐渐有了杂扮故事、锣鼓助阵、中秋灯火通明等内容,成为佛山秋色的特殊含义和丰富内涵,发展为完整的七色:灯色、景色、水色、车色、马色、飘色和地色。

历久弥新

佛山秋色与时俱进

佛山秋色内涵丰富,著名的竹枝词有云:“柚灯如昼妒姮娥,沿街丝竹按节歌。纸马莲舟都入画,果然秋色比春多。”

近十几年,佛山秋色巡游都没有舞火龙出现,而用金银龙或其它龙进行表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佛山秋色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譬如,1988年,结合时代交通工具,巡游时,舞龙者乘坐在摩托或自行车上,将龙的支杆绑在车后面,在摩托和自行车行进过程中进行各种花式表演。

此外,秋色活动参与范围也越来越广。2016年,除了佛山各行各业,还邀请了对口帮扶地区、明清时期著名“四大名镇”的其他三个名镇、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以及国外友好城市代表参与。2019年加入泛珠三角概念,更多省市来到佛山参加秋色系列盛大活动。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红玲

编辑/黄昭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