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市政协专题调研探索新路径

“加强政府主导”“强化规划统领管控”“理顺土地的产权关系”“探索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近日,佛山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围绕“探索建立新型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模式”进行专题议政,市政协调研组解读《探索建立新型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模式调研报告(审议稿)》(以下简称《调研报告》),多名市政协委员热烈讨论,并与有关职能部门互动交流。

农村集体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集体资产,集体土地经营收入是农村集体经济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集体土地经营效益好,集体经济、村民收入才有保障,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推动探索建立新型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模式,有助于提高全市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为佛山社会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

会议召开前,市政协组建了专题调研组,以南海区为重点研究对象,聚焦农村集体农用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研,广泛走访相关部门、村(居)和土地经营方,开展座谈交流、实地考察,并赴省内外先进地区调研,形成近万字的专题调研报告,进一步探索我市集体土地经营模式的新思路、新路径,激发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活力,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市政协调研组实地考察南海区九江镇上西先锋村鱼塘集约情况。

探索新型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模式

解决集体土地碎片化问题

经过深入走访调研,《调研报告》指出南海区农村集体土地经营面临的问题,其中一大问题是集体土地碎片化利用状况未得到根本解决,尚未实现全域统筹协调发展。

调研组发现,南海区集体土地仍以经营单个地块、单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单个项目为主,经营单元较小,更广范围、更高层面、更大格局的统筹经营较少,呈现出镇级各谋发展、村级各自为战的状况,“村村点火”的发展思维和方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为此,《调研报告》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指出要加强政府主导,探索新型集体土地经营模式:一种是集体土地托管模式,由政府托管集体土地,指派专业团队运营,或组建国资和集体的联营公司运营,采取“一次授权、全权委托”的方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连片开发,统一高水平运营;另一种是跨村跨社合作发展模式,由政府推动,支持地域相邻、资源相连、产业相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突破区域限制,推动区域抱团联合发展。

调研组建议,制定集体土地连片开发激励政策。对于连片开发的集体土地,市、区两级在规划调整、用地指标和规模支持、用地手续完善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为连片开发开通绿色通道。集体土地在整备或托管环节,不视为交易行为,不收取相关税费。

集体土地碎片化问题也得到众多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和建言。市政协委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赖明建指出,很多产业园的发展都受限于集体土地碎片化问题,建议积极争取国家级试点政策支持,把集体土地基础打好。“多部门要联动,优化‘三区三线’划定,把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产业空间、生活空间区分开来,打造连片的区域。”赖明建说。

市政协委员、广东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琳认为,佛山以前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在当时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市场的活力和积极性,但也导致土地碎片化,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筹管理,产生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要敢于创新,打破土地碎片化僵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产业导入佛山。”

“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土地改革应该向深水区探索。”市政协委员、民革佛山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蕾建议,进一步理顺集体土地的产权关系。“不管是北京大兴还是江苏常州,他们在理顺土地的产权关系方面,都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只有理顺产权关系,才能有效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村经济振兴。”李蕾说。

拓宽经营资金来源

破解集体土地抵押融资难

集体土地抵押融资难,市场主体参与动力减弱,是《调研报告》关注的另一问题。

集体土地抵押融资为何难?一方面,集体土地经营通常涉及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开发耗时长,资金需求量大,且投资回报期长,风险高。现有的集体土地经营项目资金来源单一,更多依靠财政支持或国资企业投入,资金缺口大。由于集体土地权能不完整,金融机构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存在顾虑、接受度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的案例较少。

另一方面,在融资过程中,银行授信条件较高。比如在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中,有银行计划推出300亿元授信额度,条件是借款主体须在近两年实现盈利、有稳定的还款来源等,而不少镇级国资企业还未实现盈利,难以达到授信条件,很难申请贷款。

为此,《调研报告》建议,拓宽经营资金来源,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机制,其中一大举措就是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借助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适当降低授信贷款条件,支持各级国资企业开展集体土地开发。加快赋予集体土地金融属性,依托佛山农商银行、各区的农商银行等地方性银行,根据集体土地经营特点,创新设计与集体土地经营期限、经营规模、建设进度、投资回报周期等相匹配的专项金融产品,在贷款期限、还款方式上给予政策倾斜,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满足土地整治、开发建设和产业运营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

围绕破解融资难问题,市政协委员也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政府的扶持政策一定要跟上,可根据改造后的产业导入和招商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金融政策,有效缓解开发主体的压力,比如推出类似资产证券化‎的产品等。”叶琳说。

会上,市金融工作局局长蔡伟针对集体土地抵押融资难问题进行回应。“要通过政策性银行先打开突破口,带动更多银行精简风险评估程序。镇街国企也要通过整合提高自身的信用评级。”蔡伟表示,银行和镇街国企应双向奔赴,共同努力,逐步缓解集体土地抵押融资难问题。

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其辉、庞伟杰、梁家豪

编辑/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