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会上,南海区委宣传部、顺德区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文广旅体局、市新闻传媒中心等8个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围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网信工作会议部署,聚焦推动佛山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了交流发言。
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
做优做强“三大工程” 在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体现南海担当
近年来,南海区推动思想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意识形态管理有力有效,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正面宣传持续巩固壮大,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工程,弘扬向上向善的强大主旋律。南海紧抓“南海有理”宣讲不放松,开展理论精品课大赛,锻造一支由“区委宣讲团、南海讲师团、基层宣讲团”构成的宣讲队伍,开展菜单式巡讲1100多场次,线上线下覆盖150万人次。紧抓主旋律弘扬不放松,创新建立区镇村社四级意识形态联防联治工作机制,确保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紧抓文明质量提升不放松,开展全城高规格礼遇致敬新乡贤行动,连续选树并组织60名“新乡贤”巡讲,赋能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实施城市形象精准营销工程,塑造出圈出彩的最岭南形象。南海加快推动“IP+城市+产业+品牌”跨界营销,1~11月,南海1441次登上央媒,平均每天3次被央媒宣传报道。一方面,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推动龙舟、醒狮、功夫等文化IP出圈;另一方面,讲好产业故事,聚焦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两高四新”现代产业,积极宣推南海产业。此外,以年轻化视角实现活力传播,吸引一批综艺节目、影视明星走进南海。
实施文化高质量发展工程,构建信心暖心的服务新格局。2022年以来,南海区先后入选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单,成为全国唯一同时集国家体育总局、文旅部3项“国字级”认证于一身的区(县)。与此同时,全区持续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电商、电影、电竞和新演艺等“三电一影”新兴产业,14个文旅项目合计100亿元落地西樵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建设;持续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南海体育中心、有为馆基本建成,智慧图书馆、社区体育公园实现村居全覆盖;持续推动传统文化“双创发展”,岭南广府文化焕发活力。
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黎才远:
聚焦主责主业 深化“六项行动” 开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以来,全市网信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入推进“六项行动”,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网上舆论支持、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支撑。
持续深入推进“正能量”弘扬行动,让网上好声音成为最强音。突出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扎实推进网络正能量信息“进村入户”“进群入圈”工程。精心组织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加强网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新时代佛山故事。
持续深入推进“护城河”守护行动,守好网络政治安全。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持续深化“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空间不正之风。深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健全市网络执法工作体系。
持续深入推进“防火墙”强盾行动,筑牢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屏障。探索建设佛山分布式城市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塑造有佛山特色的“网安三杯”竞赛品牌,常态化开展“网安大讲堂”“网络安全进企业、园区”等网络安全宣传工作。
持续深入推进“同心圆”共建行动,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促进佛山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打造“E网同心汇”党建品牌,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深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六大行动,统筹社会各界共建网络“同心圆”。
持续深入推进“信息强市”赋能行动,以新动能驱动新发展。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要求,推动制定佛山贯彻落实规划实施意见。协调推进信息化发展重点工作,着力提升信息惠民利民水平。
持续深入推进“网信铁军”培育行动,为全市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加快建成市区两级一体化网络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网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打造“网信增能量课堂”等常态化培训品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甘志宇:
“数实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
坚持数实融合,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佛山制造。按照点面结合、多方协同思路,推动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2021~2022年重点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内部生产经营,2023年以来重点推动数字化转型向产业链供应链延伸。目前,全市累计超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数字化转型。我市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
壮大数字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重点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机器人、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数字产业,推动数字产业跨越式集聚发展。14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00家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商落户佛山。深入实施“制造当家 设计赋能”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市拥有7家国家级、6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推进“数字基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家企业牵头建设行业二级节点平台,标识注册量、标识解析量居全省前列。全市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推动运营商和云资源供应商等企业合理布局数据中心,适度超前布局智算中心。
提升保障能力,筑牢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屏障。坚持统筹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安全,打造安全可信的产业新生态。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宣传,督导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组织专业检测机构开展重点工业企业信息安全专项检查。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觅浔:
扎实推动全市文广旅体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文广旅体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要求,把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推动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515”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实现全市文广旅体高质量发展。
抓服务促效能,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开展公共文化设施效能提升行动,推出“艺术夜校”“夜间延时”等服务。完成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目标任务。办好城市艺术季、佛山音乐季、全民综艺大舞台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统筹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向基层、乡村倾斜。加快建设智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和活动。
抓产业促消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新引擎。争创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以50公里徒步、户外运动季、秋色巡游等活动为载体,深挖文旅资源,继续打造有实质促消费作用的“节”。抓好三个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美陶湾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推动宋城佛山千古情项目开业。支持禅城-南海-荔湾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南海区开展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新业态,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更大动能。
抓双创促传承,推动岭南广府文化焕发新活力。推进佛山海丝文化传承保护发展规划系列工作。激发非遗发展活力,推动陶瓷文化、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狮文化、美食文化大放光彩。办好广东非遗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抓好文物安全。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创作一批优质文艺作品。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播工程,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品味佛山”文化品牌。办好大湾区第十五届全运会佛山赛区比赛。
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兵: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新高地
今年以来,顺德区锚定“三个形象,一个IP,两个高地”目标,深入实施“两大工程三大行动”,成功举办一批高规格、高品质的品牌活动,持续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新高地。
守正创新,加强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理论宣讲入脑入心,全年开展宣讲超1000场次,开展“宣讲送基层”活动100场。强化宣传思想工作顶层设计,制定出台《顺德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
围绕中心,策划为王,城市形象传播工程多点发力。一方面,顺德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政务形象屡获央媒聚焦,央媒各平台报道顺德达300余次;另一方面,借助2023粤港澳大湾区(顺德)美食文化周等大型精品活动,制造话题,转化流量。此外,积极引入各类综艺节目,邀请明星到顺德拍摄,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美食为媒,健全机制,“寻味顺德·再出发”工程招揽八方来客。健全完善“寻味顺德”认证体系,今年完成首批92家认证工作,推出相关图书、动漫形象和视频。同时,举办多层次的美食节庆活动,推动以美食为特色的中华文明交流互鉴。
近悦远来,打造品牌,“岭南潮·品顺德”文化品质提升行动彰显顺德城市魅力。通过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持续擦亮顺德龙舟品牌、打造马拉松品牌、重振曲艺之乡品牌、创新民俗巡游品牌。
挖掘传承,赓续文脉,城市文化空间品质提升行动赋能“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老旧建筑活化文旅空间工作,到2024年底将打造不少5个高质量的老旧建筑活化示范项目。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成13个顺图书房。
优化服务,项目为王,文旅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岭南水乡文旅高地。加快顺德美食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容桂时光、粤菜博物馆等项目稳步推进。稳步推进华侨城二期、长鹿旅游休博园文旅配套项目等重点文旅项目。
佛山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
坚持立德树人 筑牢五好教育 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强化党建引领,在全省率先建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联系学校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均已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全市中小学思政课专任教师3597人,高校189人,同时还组建了由1500多名法治副校长组成的兼职思政队。
着力推动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统筹指导各学校深挖思政教育资源,开足开好思政课,还联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举办“大思政课”大赛,“百万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等品牌活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文明校园创建,组织红色研学实践,加强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高度重视家校协同育人。全面规范家委会建设,探索建立“家校社”共育拓展模式。同时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贯彻执行好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确保教育系统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健全市区镇校四级联动机制,突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网络安全和舆情管控。全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安全稳定。
接下来,市教育局将带领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完整准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在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全员思政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为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现代化教育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佛山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书记吴少华:
全面筑牢思想文化阵地和网络安全防线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和网信工作。
持续深化意识形态斗争。坚决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立足我省我市地处“两个前沿阵地”和“交汇处”“交融处”的特殊方位,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始终保持对重点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高度警惕,坚决捍卫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坚决守牢网络安全底线。积极应对当前信息化浪潮背景下的新形势新挑战,不断夯实网络安全基层基础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底线。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积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多轮次、多主题、多领域的专项检查。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摸排管控和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相关重点领域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等竞赛比武,推动提升我市重要领域系统防攻击、防入侵、防瘫痪能力。
坚持正确主流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加快推进公安宣传思想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安正面宣传的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把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精心策划“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枫桥经验”“公安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六项举措”系列报道,全力做好“夏季行动”“佛安2023”“鹰击”系列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宣传。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佛山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主任、董事长宋卫东:
奋力开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担当,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贯彻落实到传媒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论述,加强党对佛山传媒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导向要求落实到所有报道产品、传播平台和网络空间。抓紧抓好学习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传媒队伍,奋力开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深化改革推进媒体融合,建强主流舆论阵地。根据新的业务发展需要和互联网迭代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和人财物资源配置,建设科学高效有活力的传媒运行体系,强化市级向区级赋能,加快推进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区融媒公司改革;坚持用“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思路推进新闻报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推动数智科技赋能传媒发展,综合提高自主移动端和第三方平台矩阵的覆盖面、活跃度和影响力,做强城市主端佛山^+客户端,按照“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路径,积极拓展各类资源合作,参与数字佛山建设。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工作大局上来,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市委“515”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讲好佛山高质量发展故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塑造传播现代化城市形象,推动好声音“道正声远”。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家键、陈宁静、梁建荣、唐格桢
编辑/蔡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