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保护好声带 注意这些要点

2024年4月16日是世界嗓音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第二张“面孔”——嗓音。尤其是近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间接导致的“宝娟嗓”成为不少人的困扰。实际上,除了久咳等时间长了容易迁延为声嘶,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过度用嗓也容易使我们的声带受伤。

钟艳萍主任中医师正在接诊。 /医院供图

二十出头的小芳从事直播销售已有两年,美丽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但其沙哑低沉的嗓音却实在难以与其外在形象联系上。外院喉镜报告显示,她的嗓音问题源于声带息肉,因担忧手术风险及术后声嘶改善不理想,她拒绝了手术方案,前往佛山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嗓音门诊。该科卢杰主治中医师接诊后,对其进行了1个多月的中药、针刺及休声等综合治疗,加上日常不良习惯的改变,小芳原来的声带息肉逐步变小,最后消失。

声带是我们发声的重要器官,两侧闭合的声带会因为呼出的气流形成规律的黏膜“碰撞”,从而产生声音。美妙的嗓音,有赖于健康的声带及正确的发声方式。

卢杰表示,当用嗓时间太长或经常采用不正确的发声方式,如大声说话、扯嗓歌唱或愤怒叫骂时,两侧的声带会长时间绷紧且不均匀地“用力”撞击,造成局部黏膜受伤,容易形成局部水肿或结节,结节会导致声带闭合不再像之前那么紧密,从而出现声嘶。而烟酒的刺激、胃酸反流、咽喉干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容易诱发声嘶或加重声嘶的程度。

该科钟艳萍主任中医师则指出,如何正确用嗓,保护好声带,一是不要用嗓过度,应保持适宜的音量和音调,用声不要过长、过高、过累;二是要科学发音,高、低、中音交替使用;三则是要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平时多喝水,少吃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特别是要减少消夜的次数,因为反流的胃酸对食道、咽喉的刺激非常严重。

职业用嗓者如果出现嗓音障碍,重建发音习惯非常重要。“手术虽然可以清除声带息肉或小结节,恢复声音,但若发音习惯不改变,复发的概率还是很高。因此,必须重视嗓音保护,积极参加嗓音训练,重建发音习惯。”钟艳萍表示。

一旦产生声带病变,除了手术,中医药治疗、专业的嗓音训练及针刺也可促进恢复。

文/卢杰

编辑/黄昭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