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顺德登顶珠峰第一人陈志宏的追梦旅程

5月21日10时15分,顺德区户外登山徒步运动协会秘书长陈志宏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位站在世界之巅的顺德人。

陈志宏将用顺德香云纱、广绣工艺制作的手拉旗带上海拔8848.86米的世界之巅。/顺宣供图

珠穆朗玛峰,是许多登山运动员的梦寐之地。陈志宏在登顶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在登顶之后,陈志宏喊出了“嚟顺德,一定得”的口号,展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5月30日,陈志宏做客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901面对面》节目,分享他的登峰历程以及他这些年来奋斗追梦的故事。

登顶珠峰

看祖国壮美河山

5月27日,陈志宏举行媒体见面会,交流登峰心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冠洪摄

问:5月21日顺利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顺德站上世界之巅的第一人,您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尤其是当看到壮丽的景致都在您的目光之下之时,您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是怎样的?

陈志宏:我是在位于尼泊尔的南坡登顶的。当时登顶之后,我看到好多人在哭、在大叫,但我当时很平静。我第一时间不是要求拍照,而是让我的夏尔巴向导,带我去面向中国的方向,就是到珠峰的北坡去眺望。

当看到珠峰北坡的景色,我心中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真的好漂亮。北坡以前被称为不可攀登的路线,而在许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装备、信息缺乏的条件下都从北坡攀爬了上来,非常值得敬佩。所以我好想去看看北坡这条路线,看看这个方向。

顶着压力冲顶

坍塌险情近在眼前

问:在攀登过程中会有哪些节点比较困难?在登顶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比较危险的时刻?如何化险为夷?

陈志宏:当我们在珠峰四号营地C4准备出发冲顶前,我团队里有三个队员因为体能消耗太大,提出要休整两日才冲顶。

其实我们原计划冲顶的天气是非常好的,但是后面的天气究竟好不好,没有人知道。所以我就跟我的夏尔巴向导表达了我希望冲顶的意愿。夏尔巴好认真、好严肃地跟我说,只有我们两个人。我明白他的意思。因为两个人冲顶的风险是很大的,一旦出现情况,只能两人互救、互帮,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生命。

我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向上攀登。因为我觉得在7900米的海拔逗留的时间越长,风险会更加大。而且我觉得当时自己的体能、状态等各方面都没有问题,就和夏尔巴两个人发起冲顶了。

不过出发前夏尔巴给了我一个令人紧张的信号:他从我的帽子、围巾、衣领,到我身上所有的地方,由头到脚都帮我检查了一遍,让气氛变得有点紧张。

出发冲顶之后,一路上我和夏尔巴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大家都是比较沉默地走。当去到希拉里台阶的时候,相信大家现在都知道了,那天那里雪塌了,有五个人掉了下去。当时我大概距离事发地60米左右,听到了好多、好大的惊呼声,但是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直到后来回到山下我才知道,原来掉了五个人下去,有两个人没有上来。

因为希拉里台阶是好窄的,上去跟下去的人会发生“会车”。在这个位置,我足足堵塞了两个多小时。“会车”时大家为了安全,真是千姿百态,有跪着的、蹲着的,什么姿势都有。

整个攀登过程,风险比较大的就是冰川的那个冰裂缝。冰裂缝有一米多宽,但是它凸出来、能给到你站的位置,就好像一个手掌伸出来一样,它不是齐整的,如果这个位置断了,你就会掉下去。所以登顶完下撤回来,我一回想,还是觉得挺危险的。

越过一山又一山

攀登路上的心灵考验

问:在登顶过程中,您觉得是肉体上的困难多一点,还是心理困难多一点?

陈志宏:对我来说,心理困难会多一点。因为肉体的困难,基本上我在日常的训练中已经有针对性地去应对。因为我平时就会在4时许起来,背负16斤的东西爬五百层楼梯,连续爬七天,再休整三天。休整的三天里,继续保持做有氧运动。所以对于这个体能消耗,我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但是思想上的心理压力,就相对会大一点。一个是天气,一个是现场环境的危险性,还有自己沿途所看到的东西,这些都会在不断增加你的心理压力。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攀登过程中,你会觉得攀登无止境。明明天还没亮,我就看到那个山顶了,为什么现在太阳都那么高了,我都还没有接近那个山顶?明明翻过了一个山顶,结果还有另外一个山顶在等着你,很考验人的意志。

传递顺德精神

激励更多人挑战未知

问:在克服了众多的困难,顺利登顶珠穆朗玛峰后,您展示了香云纱、广绣等承载岭南文化的手拉旗,还很自然地喊出了“嚟顺德,一定得”的口号,为顺德打出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告。这是您心目中一种属于顺德人的自豪吗?

陈志宏:说真的,我觉得好自豪。当时有其他人去到8700米都选择了下撤,不想再坚持了。但是我觉得,只要我是安全的,无论我身体上有什么痛苦,我都要坚持。所以我出发前就已经跟我的夏尔巴向导讲了,只要身体不出现任何情况,不要跟我提下撤。他其实也很希望我可以成功登顶,因为在大本营时我也有跟他说过我们顺德的故事,他很理解、很支持。

因为这次登山好多乡亲父老、亲朋好友、领导都对我抱有期待。所以我当时就觉得,只要我的安全没问题,我的身体不出现特别的情况,哪怕我吃很多的苦,都一定要把顺德人的精神带到山巅。

出发之前我有想过一个问题。这次攀登有可能会成功,有可能会失败,因为毕竟今年珠峰南坡的登顶率只有41%。如果我成功了,我就可以作为攀登者的路灯;如果我失败了,我可以作为攀登者的台阶,为以后的攀登者做一点点的贡献。

其实我希望不仅仅是将敢为人先的顺德人精神传递出去,更加希望这种精神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去挑战未知,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问:登山运动,尤其是登顶珠峰,代表着一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你觉得此次登顶对日后工作生活是否有帮助?

陈志宏:登顶珠峰这个旅程让我有了一个更深的体验,为什么有的人去到8700米,他要放弃呢?因为除了身体问题,有可能他会经常回头去看,这是会打垮自己的心理的。但如果你一直保持着、向前看着你还没到达的目标,这会推动你一步一步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这跟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其实是一样的。没达到目标的时候,你不停地看自己付出了多少,思考自己已经很辛苦、很艰难的时候,慢慢地,你的心态会疲惫。但如果你不回头看自己做过什么,不去想自己付出了多少,只想着自己没达到这个目标,要继续努力的时候,你的心态就会不一样的,前进动力又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是我登珠峰之后,对工作生活目标有了一个新的看法。

下一站  

希望去南极和北极

问:你是什么时候爱上登山运动的?又是什么时候立下了攀登珠峰的目标?如果让您用一些关键词来形容这些年来的努力和付出,您会用哪些关键词?

陈志宏:我大概2012年左右接触登山运动,从2015年开始接受各种正规的培训,之后就开始去爬5000米、6000米的雪山。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去云南的哈巴雪山做一次拉练适应。当我完成了无氧攀登慕士塔格(7546米)之后,我就开始有这个想法:去攀登珠峰。

如果用关键词来形容我这些年的付出,我会选择坚持、信念、目标。其实我以前一直觉得登顶珠峰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只能够仰望,完全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登上珠峰。

所以在以前的训练中,我的目标都只是体验雪山而已,哪怕只有5000米,我都会很满足。但是在不断的训练、学习过程中,学到一定的知识之后,自己开始逐步有信心,也坚持了下来,就逐步有信心去尝试挑战珠峰了。

问:登顶世界之巅之后,接下来有些怎样的计划?

陈志宏:当然,每一个攀登者完成了这个巅峰之梦,或多或少会有人选择继续攀登其他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的人会去攀登七大洲最高的山峰,或者去南北极等等。我更钟情于去南北极和攀登世界七大洲的高峰。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伟浩、梁佩英

编辑/蔡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