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广东省第五届非遗购物节线下市集圆满收官

端午假期,“武韵湾区 传承美好”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南海区西樵镇樵山文化中心举行。作为活动一大亮点,近百项非遗产品在广东省第五届非遗购物节上火爆开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来观展和采购。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旗下“小强热线”抖音号作为活动总直播间,共有25个非遗推荐官参与直播,23个非遗助演嘉宾带来非遗表演。截至6月9日16时,直播间总观看人次103万,总曝光次数147万,总互动人次超600万。

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携活色生香的烟火气走入百姓家,在守住岭南文化根脉的同时,持续激发节日经济的澎湃活力,力促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程。

广东省第五届非遗购物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选购产品。

集中展示非遗产品

激发节日经济活力

非遗购物节设在室内——樵山文化中心,活动现场以产地为展示台,集中展示各地的非遗产品。

食添咸鲜,烹调提香。阳江豆豉、李锦记蚝油、肇庆腐乳、河源椒酱等广东酱品集中亮相,历经数百年沉淀,在与食物一次次碰撞后成就了广东美食的千般滋味。

指上功夫,精妙绝伦。非遗传承人亮相现场展示潮州枫溪瓷、佛山狮头、佛山彩灯、广彩、汕头蛋雕等,每件手艺作品背后都有动人的传承故事。

药香溢岭南,医韵传华夏。惠州罗浮山百草油、阳江金花坑春砂仁、茂名电白沉香、茂名化橘红等取自岭南山水草泽,护佑一方人的安康。

烟火气浓郁的线下市集吸引市民和游客纷沓而至。在岭南陈氏针法的展台上,高燕大夫为市民和游客把脉问诊。从事茶行业工作的陆先生在询医后得知自己的亚健康状况源于“贪凉”,他希望借助老祖宗的养生智慧,系统调整饮食起居至健康状态。

在惠州市的展台上,非遗传承人陈瑾瑜向游客展示“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虽然适用于农耕环境的凉帽受众较少,但是技艺迁移至现代箱包制作,爆款就此诞生——一款物美价廉的草编大包开市不久便售空。来自广州的蓝女士下单后当场背上这款包说:“一个包,背出了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游客王晓贝在韶关市展台前驻足,买下多款瑶绣和瑶医双非遗制成品,包括香囊、养生锤、养生枕等,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它们都拥有芬芳治愈的气息。“我是北方人,闻到这样味道,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在家乡过端午节的时光。”作为礼品行业从业人员,王晓贝不仅购物,还在现场研究如何将广东非遗融入自己的设计。

文化“双创”硕果累累

传媒赋能非遗出圈

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广东省第五届非遗购物节上,近百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非遗产品亮相,展示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

擦亮广东品牌认知度,是非遗购物节举办的初衷。李锦记经历130余年的发展,在招牌蚝油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品类,玩转美食制作短视频,努力在年轻群体中建立品牌认知度。“这款鸡汁是今年4月新推出的品类。”工作人员陈来娣说,省级购物节是具有公信力的推介平台,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来自江门的李锦记蚝油制作技艺。

让非遗在商业化进程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是从业者努力的方向。来自汕尾市的福厚桦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健说,团队瞄准非遗美食“遮浪马仔”,从改良延长保质期、改进和运用食品生产设备等开始,将传统食品进行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如今品牌拥有1个实用新型专利、40多个商标类知识产权,不但走进沃尔玛等大型商超,也走向互联网销售平台。

购物节上,外国朋友品尝非遗美食。

购物节上,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旗下“小强热线”抖音号作为活动总直播间,于6月8日~9日进行线上直播,全省各地级以上市的非遗推荐官、助演嘉宾上线畅聊非遗技艺、宣传推介特色商品、品味传统美食,带领广大网友感受广东非遗魅力,以传媒力量赋能广东非遗出圈。

非遗购物节的线下市集已圆满收官。在“益起游玩购”微信小程序商城和抖音小店上,汇集全省21个地级市近百款非遗产品的云上市集将持续至7月10日,营造沉浸式非遗线上购物体验。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鹤婷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卢丽华

编辑/黄昭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