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 做好防蚊不用慌

近期,关于登革热话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感染登革热后主要症状是什么?登革热是否会出现人传人感染现象?如何正确防控登革热?……围绕市民普遍关切的问题,7月25日,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早晨从946出发》栏目邀请佛山市疾控中心、佛山市中医院等单位专业人员上线答疑解惑。

图片来源图库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

境外旅游需做好防护

“今年佛山本地的登革热病例,相较于往年略有提前。”谈及今年我市登革热发展情况时,佛山市疾控中心消毒和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游建文直言,登革热高发季节一般为夏秋季,通常自5月份起逐渐增多,8~10月份为高峰期。

游建文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市雨水频繁,不少地区出现积水增多情况,一旦积水没有及时处理,就会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这些孳生的蚊虫中,有一部分是带有登革病毒的伊蚊。人体被其叮咬后,便有可能感染登革热。

除了自然因素外,我市今年登革热出现较早的原因,还与境外输入病例有关。佛山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关绮华表示,今年以来,周边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疫情呈高发态势。“五一”等假期,部分市民到东南亚等国家旅游,容易因隐性感染者或轻症状个案在早期未被发现而造成本地传播。

随着本地登革热病例的出现,有部分市民担忧,登革热是否会出现人传人现象。对此,关绮华表示,根据当前科学研究结果,登革热不会出现人传人。伊蚊叮咬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过8~10天的增殖,才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

当前正值暑假,市民在境外旅游时,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控?关绮华说,当前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期如有市民前往上述地区旅游,建议选择在户外穿着浅色的长衣长裤,并使用驱蚊液。住宿时,尽量选择带有纱窗、纱门或蚊帐等防护设施齐全的酒店或民宿,并注意关好纱门、纱窗。户外游玩时,应当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阴暗处逗留。

关绮华特别提醒,市民从境外旅游回到佛山后,如果两周内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并说明旅行史,配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加密蚊虫灭治频次

全力做好登革热防控

当前,我市各级各部门加大登革热防控工作力度。禅城区祖庙街道福贤社区党委书记邓达昌介绍,往年夏季社区蚊虫灭治工作一般为每月两次,一般由街道卫健办组织消杀队到社区蚊虫孳生地比较多的地方消杀,重点涵盖绿化带、下水道井口、楼房前后、卫生死角等地方。同时,每季度还会组织一次针对下水道的烟熏灭蚊等。

“近段时间登革热病例多发,我们将蚊虫灭治频次提升到了每月四次。”邓达昌说,社区还组织了党员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并发动社区居民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重点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废旧轮胎、空罐头等蚊虫易孳生黑点。

游建文表示,市疾控中心将全力做好登革热防控、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等工作,及时划定核心区、警戒区和监控区,并有效开展蚊媒应急监测、风险评估等工作,确保疫情处置、病例搜索、应急监测、蚊媒消杀效果评估以及风险评估等各项细节落实到位。

同时,市疾控中心加密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频次,利用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等宣传方式和渠道,广泛开展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登革热防控氛围。

感染后有典型症状

特殊人群应重视防范

感染登革热后主要症状是什么?佛山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马晓军介绍,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发热、“三红三痛”。其中“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甚至全身疲乏。此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感染登革热后,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骤起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

如果是急性发热期,一般会持续2~7天。在病程第3~6天可能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

“登革热一般为自限性传染病,并发症较不常见,病死率较低,一般无后遗症。”马晓军指出,虽然感染登革热一般情况并不严重,但登革热本身容易传播,多次感染后易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因此广大市民应对登革热有足够程度的重视。

除了二次感染者外,马晓军建议,老人、婴幼儿和孕妇,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要特别注意防范登革热。“如果市民患上登革热,在热退后病情加重,出现腹痛、持续呕吐、明显渗出征、烦躁不安等表现,那么很有可能是重症登革热。”马晓军表示,重症登革热早期临床表现与典型的登革热类似,但在病程的3~5天病情突然加重并进展迅速,出现严重的出血现象,甚至休克等表现,需要及时抢救。

马晓军指出,登革热目前没有可使用的疫苗,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处理及预防性治疗等措施。一般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采用清淡半流饮食,且需要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发热时可采取物理方式降温,对于高热患者不能耐受时,可给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如果患者出汗较多或腹泻者,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给予补液治疗,必要时还可镇静止痛。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宋世伟、梁韵诗 实习生金泽远

编辑 | 黄昭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