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暑气未消 防暑不可松懈

这段时间持续的高温让人倍感不适。虽然近期连日的降雨让高温天气有所缓解,但闷热的天气仍在持续。专家提醒,在高温天气下,要特别注意预防中暑。

●严重中暑对身体损伤大

近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了一名因在高温环境作业导致中暑的患者张先生(化名)。张先生在工地工作,经长时间烈日暴晒,出现了大汗淋漓、四肢乏力的情况,随后病情加剧,出现肢体肌肉僵直、痉挛抽搐、头晕恶心等症状。经120救护车送至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后,被诊断为热射病,为进一步救治收入中西医结合科。

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多脏器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张先生的化验结果显示,他出现了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心酶等多项指标均出现异常。

市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团队迅速对张先生进行了西医处理:实施物理降温、吸氧、多通道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措施,并动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与内环境指标。同时,根据张先生的情况,制定了个体化中医治疗方案。张先生身热自汗,四肢困倦,舌淡苔白腻,脉虚数,已经出现暑邪犯卫、元气衰弱表现,故中药以益气养阴、解肌除湿为治则,中药方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另外给予铜砭刮痧、针灸等中医外治以清热开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经过一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张先生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各项检验指标均恢复正常,顺利康复出院。

●药食同源中药能更好防暑降温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韩慧介绍,中暑在中医属于“暑湿”范畴,治疗以清热解暑为主。虽然立秋已过,但佛山的气温仍处高位,韩慧给出了以下防暑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可食用药食同源的中药进行解暑。食用冬瓜、苦瓜等清凉祛暑的食物;饮用菊花茶、金银花茶、荷叶茶等茶饮,或饮用海带冬瓜汤、西红柿丝瓜汤等清热消暑的汤水。

同时,调整起居,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选择慢跑、广场舞、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方式,但要量力而行,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剧烈波动,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空闲时可听音乐放松。

不少人认为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可以预防中暑。韩慧指出,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中暑都适合服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一种偏温热的药,主要用于治疗阴暑症状,或贪凉饮冷导致的腹泻或呕吐、食欲差等情况,并不适合治疗高温引发的中暑。热邪伤津,大汗过后,可服用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益气养阴,以防虚脱。若出现头晕恶心,心悸胸闷,肢体抽搐等症状,则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此外,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需特别关注老人、儿童、户外工作者等容易中暑的特殊人群,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若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炜健 通讯员杨艳芳

编辑/蔡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