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安居逐梦。
在“佛山市企业家日”“佛山市人才日”到来之际,9月25日~26日,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多家房地产品牌企业到季华实验室推介优质房源项目,帮助人才解决住房后顾之忧。这是该局牵头开展的2024年季华实验室“优才安居惠购”暨青年联谊活动的一项重要行动。
佛山市住建部门组织多家房地产品牌企业到季华实验室推介优质房源项目。/部门供图
佛山市住建部门牵头开展青年联谊活动,吸引季华实验室等单位单身青年参加。/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何淳伟摄
当前,佛山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当家,大力推动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互促双强。作为佛山的重大科研机构,季华实验室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为佛山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聚焦季华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人才所需所盼,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房地产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背景下,持续优化人才安居等特色服务,营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人才发展环境,助力更多人才扎根佛山创新创业,努力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制造业当家、促进人才与城市融合发展等方面体现住建部门担当。
安居政策助力构建人才强市
近年来,全国各地紧紧抓住人才这第一资源,不断在人才政策上加码,以更大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俗话说,安居方能乐业。引才、聚才、用才、留才,“住”是基本保障。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谁能做好人才安居文章,谁就能占有竞争优势。
放眼全国,各地在人才安居上下足功夫,切实把安居服务做到人才心坎上。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调整,为各地做好人才安居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作为制造业大市、经济大市,佛山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谋划推进人才安居工作,全力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吸引更多人才集聚佛山、扎根佛山。
近年来,佛山各区积极探索人才安居政策、人才安居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此基础之上,佛山进一步强化市级统筹力度,统一各区相关政策,更好地形成人才安居工作合力。
2023年7月,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实施《佛山市人才安居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用于指导全市用人单位全职新引进人才安居工作的规划、建设、实施、管理和监督等。
根据《办法》,佛山人才安居采取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置方式实施。货币补贴包括安家补贴、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等形式,实物配置包括租住租赁型人才住房(含市场化人才公寓)和购买产权型人才住房、购买安居型人才住房等形式。
《办法》的受益者涵盖各类全职新引进的人才,包括领军人才、青年储备人才、博士博士后、正(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制造业领域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全职新引进的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持有高级技师(一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高级技师(一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人才。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转型期后,佛山也因时因势调整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做好人才安居工作,为人才安家落户提供更多便利和实惠。
今年5月,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也就是“房地产新政13条”,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
细看佛山“房地产新政13条”,条条都是干货、硬货。特别是加大公积金贷款购房支持力度、落实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放宽购房入户政策等措施,是最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惠,对于人才购房也是重大利好。
在“房地产新政13条”纵深实施之际,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季华实验室、顺德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季华实验室“优才安居惠购”暨青年联谊活动,为助力高水平人才在佛山安居乐业再加一把劲。
纵观佛山这些年出台的一系列人才安居政策,可以发现其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全力构建人才温馨港湾,让更多人才“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不断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金融支柱”有力支撑人才安居工程
做好人才安居工作,离不开金融力量支撑。
近年来,佛山积极引金融“活水”润安居工程,鼓励金融机构为具有人才住房建设任务的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引导融资担保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担保,推动人才安居工程项目落地见效。
佛山“房地产新政13条”,特别提出精准满足项目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融资安排与支持,并支持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申请纳入“白名单”。
金融助力人才圆安居之梦,还体现在提供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上。佛山政府部门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发行具有金融功能的优粤佛山卡。人才统一通过优粤佛山卡服务平台提出人才安居申请,持卡人可享受佛山市户籍人口购房政策,还可通过优粤佛山卡服务平台预约租房、办理房屋租赁备案等。
实际上,无论是在居民群众还是优秀人才安居乐业上,佛山各大金融机构都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助力安居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切实当好安居工程的“金融支柱”。
作为扎根本土的金融机构,顺德农商银行始终站在服务佛山高质量发展大局上谋划工作,紧紧围绕市委“515”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用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制造业当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参与科技人才服务工作,为人才提供定制金融服务。
在此次季华实验室“优才安居惠购”暨青年联谊活动中,顺德农商银行为实验室员工配套系列金融服务,包括提供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制定围绕员工日常大额消费需求的专属消费贷款方案、提供覆盖用车及美食两大场景的信用卡产品服务等,满足员工购房、购车、装修、购买大件消费品等家庭或个人日常消费需求。实验室员工使用该行信用卡进行日常消费更可免费享受多种权益,覆盖美食旅游、交通出行、视听娱乐、生活服务等方面。
为营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人才发展环境贡献一份金融力量,顺德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服务工作,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的部署,致力为季华实验室等机构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一揽子专属和定制的金融服务。此外,该银行还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利用金融力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推佛山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以金融之“手”,托起人才安居之“梦”。随着金融力量源源不断地涌入,佛山人才加速实现从租公寓到买新房、安新家的跨越。
住建部门助力人才实现美好安家梦
作为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季华实验室旨在打造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以平台引人才,以事业聚人才。目前,季华实验室引进全职院士1名、双聘院士13名、高层次领军人才38人,人才集聚效应越来越凸显。
为帮助科技人才安居乐业,佛山“政企银”协同发力、携手行动。在前期对季华实验室人才购房意向征集的基础上,9月25日~26日,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保利发展、佛山万科、招商地产、佛山东建等房地产企业到季华实验室推介13个优质住房项目,顺德农商行也到场介绍金融贷款优惠方案,吸引众多科研人员前往咨询了解。
“希望在实验室附近买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既能改善我们一家的居住环境,也方便上班。”当天,季华实验室科研人员张成智向房企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楼盘项目情况和购房利好政策后说,目前一家人居住89平方米的房子,希望能有更大居住空间,提升生活品质,扎根佛山发展。
四年前,“90后”冯松浩来到季华实验室从事X射线技术研发应用工作,既看中实验室这个发展平台,也看中佛山的居住环境。他的孩子将在明年初出生,希望到时能在佛山为一家三口安个家。“住建部门组织房地产企业上门推介房源,节省了到处看楼盘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科研。”冯松浩说。
“佛山一号”卫星、高分辨率OLED喷墨打印成套装备……季华实验室成立以来,取得了一批“顶天立地”的重大科研成果。相信在人才安居工程助力下,科研人员能更加心无旁骛地潜心钻研、勇攀高峰,取得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为推动佛山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佛山市、区住建等部门和房地产企业谋划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人才住房,有效助力人才实现美好安居梦。
去年底,禅城朝安·珺府人才住房向首批业主交楼,一批人才领取了房产证和“金钥匙”。“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感谢政府为人才安居提供了好政策。”首批业主冯女士说。
来自佛塑科技博士后工作站的张恩丁到人才住房项目参观后说:“2023年7月,我被人才政策吸引来到佛山。市、区相关部门为我们组织了很多活动,帮助我们融入这里的生活,希望能在佛山安家立业。”
所谓安家,“安”的不只是房子,还有家庭。在推进人才安居工作时,佛山市住建部门不仅满足广大人才对住房的需求,还聚焦他们婚恋交友的现实需要,积极当起“红娘”牵线搭桥,助力人才组建幸福美满家庭,实现从有房到有家的美好愿望。
今年以来,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季华实验室、顺德农商银行举办多场青年联谊活动,架起一座座浪漫“鹊桥”。“鹊桥会”上,各家单位单身青年纷纷互加微信、互留联系方式,愿意深入沟通的青年比例达70%以上。其中今年5月,一场星光音乐会在顺德举行,季华实验室等单位众多单身青年人才踊跃赴约,现场通过唱歌、表演、玩游戏等方式,加强互动交流,增进彼此感情,努力在这场青春之约中寻觅良缘。
关怀人才,行动不断。今年10月,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季华实验室、顺德农商银行还将举办一场“梧桐会青春之约·奔赴潮玩时光”交友盛会,邀请各单位90名单身青年人才参加。青年们将通过趣味游园会、才艺表演、真情告白、共进晚餐等活动,在联谊中交友,收获美好爱情,实现安家立业。佛山通过举办一场场青年联谊活动,积极帮助人才安身安家,让人才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和关爱。
筑好“安居巢”,搭好“联谊桥”,引来“金凤凰”。据了解,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245万人,其中领军人才超400人,博士超7000人,为佛山注入源源不断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力量。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当前,各类人才正携手推动佛山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期待佛山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才安居工作,帮助四海英才更好地在佛山安家落户、安心发展,筑就人才与城市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梁建荣
编辑 | 蔡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