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束维 通讯员孙莹报道:2024佛山秋色巡游的脚步越来越近。10月9日,由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2024年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率先进入高潮。
77件由非遗传承人和小小传承人制作的秋色赛会工艺品结束线下展出,转到线上展示,包括粤曲、大头佛以及龙形拳等非遗项目在内,这些赛会优秀作品将以影像形式登上11月举办的2024佛山秋色巡游“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方阵花车进行展示。
今年秋色赛会活动课程以“龙”为主题,自5月启动后,先后在禅城区祖庙街道塔坡社区、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奇槎村、佛山市启聪学校、禅城区三龙湾小学、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等开展。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创作,作品题材多样,充满童趣,满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敬。
其中77件优秀作品于国庆假期在佛山王府井紫薇港星空光影艺术馆展出7天,包括大良鱼灯、岭南书法、佛山剪纸、佛山木雕、小龙舟、佛山木版年画等多个佛山非遗项目,其中69件由小小传承人制作,8件工艺珍品由7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作,得到参观市民的广泛好评。
除静态展示外,广东音乐、粤曲、大头佛以及龙形拳4个进校园项目还在展览现场进行了演出。粤曲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小梨带领佛山市启聪学校多名特殊学生演唱粤曲《双飞燕》《我是佛山人》,启聪学校学生还表演了广东音乐《青梅竹马》《孔雀开屏》。现场洋溢着欢乐与喜庆。
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学生带来的《“福宝”闹春》,则是根据岭南民间传统艺术大头佛改编而成,将本土特色与舞台艺术相结合,创编出市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郭文钠表示,“小手拉大手 大城小工匠”佛山秋色赛会活动开展至今,已成为佛山民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公益品牌,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多姿多彩的非遗体验。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