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南海,清晨凉爽舒适。一大早,西樵镇新田村的鱼塘里就热闹起来:一网网活蹦乱跳的苏丹鱼鱼苗被捞出水面、装上卡车,发往其他地方。“苏丹鱼纯利润高,接下来利润还会继续增长。”佛山市智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喜上眉梢。
养殖池塘是水产养殖的根基,池塘连片改造是渔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民生实事。自2022年以来,新田村吹响全域鱼塘改造冲锋号角,以“村级统筹、分期推进、社会投资、互利共赢”模式,全力探索养殖池塘连片集约化改造,在一片片方塘里掀起“生态致富浪”。
新田村连片改造千亩鱼塘,为现代农业集约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连片改造千亩鱼塘 水产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田村位于西樵山西南侧,长期以来,其小而散的粗放型养殖模式,使得鱼塘普遍存在泥塘淤积、塘埂坍塌、排灌不畅等问题,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鱼病害频发、产量下降,新田村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2022年,市、区、镇各级分别印发《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工作方案(2022-2026)》,对辖区内养殖池塘进行改造。新田村党委书记李卫升意识到,养殖池塘整治提升是“破题”的关键。有了政策的扶持,新田村开始探索推进全村约1500亩连片鱼塘统租统建统管。
如何制定符合新田村实际的连片集约改造模式,李卫升一度很困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新田村面临着用地面积大、范围涉及多个经济社、租期存在不一等难题,并且项目建设运营模式没有成功经验可参考。
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2022年,在区镇两级部门的支持下,新田村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大力推进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工作。在新田村党委的牵头下,全村党员干部和经济社社长率先形成共识,为了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由镇、村组建了一支攻坚队,队员进村入户,向村民详细讲解项目改造方案和程序,耐心解答疑问、消除顾虑,争取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2023年3月22日,新田村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方案通过了18岁以上股东成员表决,七个经济社中有六个同意率达90%以上。如今,从高空俯瞰新田村,一个个鱼塘星罗棋布,水面如镜。新田村作为西樵镇养殖池塘改造面积最大的村居,水产养殖成为支持村社经济发展、村民分红的重要收入来源。
引来“金凤凰”落户 携手打造特色产业园
做好池塘连片改造准备的新田村,迎来了“金凤凰”——佛山市智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李卫升看来,通过与现代化农业公司合作,一方面专业化的招商及运营有利于村集体获得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鱼塘附加价值增加,水质改善、亩产量增加、病虫害减少、养殖成本降低,养殖环境规范、安全、统一。
在“拿下”新田村1500亩连片鱼塘后,佛山市智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未来的改造和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要打造苏丹鱼‘王国’。”佛山市智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在新田村建设以热带、亚热带水产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园,主要从事苏丹鱼、野果鱼等热带亚热带鱼的种苗繁育、养殖和加工等。
目前,佛山市智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引(西江)水、引(电厂)蒸汽工程,为鱼塘提供充足优质的水源。“西江是全国水质最好的大江大河之一,我们养殖的水段全年能达到Ⅱ类标准,是饮用水级别,为热带亚热带鱼养殖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好水养好鱼,好鱼净好水’的生态目标和经济效益。”佛山市智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我们预期能达到万亩的养殖规模,年产量达3.2万吨,年产值达25.6亿元,预期销售利润达6.4亿元!产业园未来可期。”
不仅仅是新田村,在南海,越来越多的村居借助土地连片整备,吸引了一批批优质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到来,为村里带来了“新气象”。
可以发现,首先,这是更大体量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新田村等村居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备连片农用地,一个个“小田”“小鱼塘”变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吸引优质企业落户,激活了乡村土地资源,在一片方塘里掀起“生态致富浪”。
其次,这是“乡村价值”的再激活。“走量”不再是主流,“提质”成了新方向。2024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南海在“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水平农业,确立“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导向。如今的南海,树立“大农业”思维,培养龙头企业,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养殖池塘改造升级还在进行中,一幅现代绿色渔业的新图景在南海缓缓拉开大幕。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