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 记者黎小燕 通讯员霍紫莹、林海鸼、李云报道:南海区近日召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推进会。会上,全省首个区县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南海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同步启动“魁星领航·智学南海”创新项目,标志着南海区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今年初,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应用浪潮席卷全球,南海迅速行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启动“蒲公英”AI种子计划,开展了跨学段、全学科、封闭式的教学应用工作坊活动,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此次,南海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区县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确立了七大应用场景的全学科卷入式研究项目。这一系列的“小步快跑”是南海教育对待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热情拥抱。
会上,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发布并解读了《魁星领航·智学南海——南海区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南海将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为突破,系统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新生态。
会上还举行了人工智能赋能七大项目授牌仪式,包括“魁星智擎”智能体广场研发与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科研创新引领等项目,进一步推动AI赋能落实落地。
南海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暨“魁星智擎”教育人工智能平台启用仪式。
坚持应用为王是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之一,南海区将围绕“智学”“智教”“智理”三方面进行重点应用突破。其中,将探索人工智能在“五育融合”学习场景中的应用,开发“AI学伴”,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推出“教师AI助手”项目,助力AI时代每位教师的专属智能体打造;进一步完善“南海教育智慧大脑”,深化南海区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应用。
在师资培养方面,南海区将通过全员培训、专项研修、“智能体+教学模式”工作坊、编制《南海区教育智能体微场景行动指南》等举措,以“小场景切入-小问题研究-小智能体开发-小创新迭代”为路径,提供分学科微场景案例库,推动教育理念更新与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全景式转型,培养“人机协同”的“超能教师”,真正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
南海区教育局局长钟文川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要聚力人工智能时代,深入实施“魁星领航·智学南海”人工智能教育赋能计划,更好地促进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成长,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贡献教育力量。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