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春雷”行动后,“夏季攻势”行动圆满收官,佛山市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入夏以来,佛山市交通运输局以“夏季攻势”行动为抓手,统筹协调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重拳整治客车非法营运、超员、超载、超速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在科技治超、水路执法、执法监管等方面多管齐下、同步发力,有效巩固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成效。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共查处道路交通运输领域案件13765宗,其中路面联合治超案件9913宗、道路运政案件3229宗,全力守护全市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整治乱象 严打客运违法行为
8月27日,网约车客运专项执法统一行动覆盖南海。市交通运输局南海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协同作战,在各镇街共设置检查点8个,依法对过往网约车实施全面检查。
佛山交通运输部门执法人员开展网约车客运专项执法工作。
当日上午9时许,在桂城万达广场路口,执法人员发现一辆粤E蓝牌小汽车的司机陈某神色慌张。经调查,陈某的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却违规搭载乘客,涉嫌非法营运。
下午3时许,在西樵镇樵丹路,一辆网约车被拦下检查。经调查,司机韦某只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还未办理从业资格证,涉嫌无证经营。
据统计,行动共检查网约车168辆次,查处网约车违法违规案件7宗,后续还对涉嫌违规派单的网约车平台进行了追溯查处。
类似的行动在全市五区铺开。9月26日晚,市交通运输局高明综合执法支队开展打击非法网约车专项行动,重点布控三和路等关键路口,行动中查处5辆涉嫌非法运营网约车;7月以来,市交通运输局顺德综合执法支队连续开展网约车专项执法行动4次,查处无证网约车11辆,形成高压整治态势。
佛山交通运输部门执法人员在佛山西站开展网约车客运专项执法工作。
网约车专项整治只是全市集中整治客车违法行为夏季攻势行动的一部分。行动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公安交警部门,组建市、区10个联合组开展两轮“统一行动周”,集中打击超员、超载、超速、非法营运等客运领域突出违法行为,有效强化了夏季客车交通安全管理。
行动落实到各区,攻势同样猛烈。其中,市交通运输局禅城综合执法支队共组织联合执法6批次,检查客运车辆239辆次,查处客车违规经营案件41宗;市交通运输局顺德综合执法支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9批次,共检查车辆307辆次,查处客车违法违规经营案件63宗,有效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和辖区客运市场有序稳定。
科技治超 全市织密“一张网”
客运违法行为危及道路交通安全,货车违法超限超载同样危险。
为进一步加强货车违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佛山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重启试点于今年3月底开启。重启以来,全市科技治超点位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已有20个点位37个方向的科技治超设备投入非现场执法,共办理治超非现场执法案件595宗。
科技赋能,治超连成“一张网”。8月20日,市交通运输局南海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在九江G240国道开展治超专项行动,查获一辆川J牌6轴重型半挂牵引车。经调查,该车在禅城、顺德科技治超监测点有11条超限违章信息尚未接受处理。执法人员现场对当事人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督促其主动改正违法行为,11条超限违章成功得到处理。
精准治理、高效打击是科技治超的两大优势。市交通运输局创新性引入中交智超SAAS平台,通过科学布局执法点、精准构建黑名单系统以及电子围栏等功能,实现对入网货车车辆状态的实时监控、历史轨迹的追溯以及动态即时预警。
9月3日,市交通运输局高明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中交智超”智能预警系统迅速锁定一辆处于黑名单的桂R籍6轴货运车辆,在预设监控区域内活动异常,疑似超限超载运输。
接到预警后,高明综合执法支队与公安交警部门组成路警专班,迅速在高明大道提前布控。当车辆驶入沧江跨线桥时,执法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执法检查。经检测,该车车货总重67.11吨,超限超载18.11吨,超限率26.87%,还有一宗未处理的非现场超限超载案件记录。
随后的三天实战中,路警专班成功查处多起G324富湾科技治超点非现场执法违法案件,锁定并处理违法车辆4辆,同时迅速办理非现场执法数据8条。
护航水路 源头治理消除隐患
无论是道路交通,还是水上交通,安全都是第一位。
自广州“2·22”沥心沙大桥被撞事故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顺德综合执法支队高度重视,按照事故倒查要求,对佛山某船务服务有限公司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对核实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予以行政处罚,起到“倒查一企、处罚一案、震慑一域”的效果。
源头治理,防范于未然。市交通运输局指导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锚定护航佛山水上交通安全和水路运输市场秩序的目标,紧盯客船、危险品船、砂石船和危险品码头等重点领域。同时,强化与海事、航道、水利等部门间违法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交和联合惩戒,常态化联合开展水上专项整治执法检查,严厉打击涉及水运、港口、航道以及水上交通安全方面的各类违法行为,共同维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稳定。
佛山交通运输部门执法人员开展水路执法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9月24日,市交通运输局高明综合执法支队协同高明区交通运输局、高明海事处,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
上午9时,联合执法人员对企业是否超越许可范围经营水路运输业务、船舶是否超出《船舶营业运输证》核定的经营范围、使用的运输单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使用未取得船舶营运证件的船舶从事水路运输等进行了检查,同时详细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台账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力求从源头上把控安全风险。
检查中,针对个别企业安全生产台账记录不全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指导,强调企业必须秉持高度的责任心,即刻整改,杜绝安全生产隐患。执法人员还同步开展普法宣传,引导水运企业树立依法经营意识,严禁非法洗泥洗砂、航道内倾倒废弃物等危害通航安全的行为,共同守护水上交通的绿色通道。
创新监管 柔性执法更有温度
9月5日,市交通运输局三水综合执法支队在G240国道路段巡查路域环境时,发现李某正在摆摊售卖汽车用品。经调查取证,李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相关规定,可对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但李某在公路上摆摊设点属于今年首次被查处,且积极配合调查,并按要求主动清理摆摊设点的物品。三水综合执法支队本着审慎包容执法监管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李某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类似的柔性执法,禅城也有案例。8月16日,市交通运输局禅城综合执法支队开展夜间治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共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0辆。为避免查处的超限超载车辆因滞留给群众造成经济损失,执法人员放弃周六休息时间,全天为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驾驶员及时办理卸货放行手续。
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市交通运输局指导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会商制度,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领域“免处罚、免强制”清单管理制度,践行审慎包容执法理念,组织开展执法为民实践活动,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综合运用普法式监管、说理式执法等措施,从源头引导守法经营,推动执法实践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共办理首违免罚、轻微不罚案件1545宗。
执法为民 响应诉求落实到位
“罗格高速出口附近停车场,每晚都有货车运货,可能存在超限超载。”7月8日,在接到群众投诉后,市交通运输局禅城综合执法支队迅速响应,立即致电投诉人,了解涉嫌超限超载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时间。随后,该支队与公安交警部门组成路警联合治超专项小组,集中力量打击涉投诉路段夜间道路运输违法行为。
7月11日晚,联合执法人员在投诉路段开展治超专项行动,截至凌晨,共检查货运车辆19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6辆。
无独有偶。9月初,有群众投诉,桂城万达广场周边路段有大客车频繁停靠,可能存在客运违法行为。
接到投诉后,市交通运输局南海综合执法支队迅速开展摸排工作并分析研判,同时对辖区客运违章频发区域和路段进行“地毯式”巡查。
9月3日,执法人员观察到有人群在千灯湖地铁站A口附近聚集。不久,一辆大客车在路边停下,等待的人群陆续上车。执法人员迅速上前控制现场。经调查,该大客车从事包车营运业务,车籍所在地为广州,但线路两端均在佛山,涉嫌客运包车行驶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的违法行为,被依法立案调查。
佛山交通运输部门执法人员对客车进行检查。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为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执法类投诉举报办理规范,推动执法类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向标准化、制度化迈进,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佛山市交通运输局执法类投诉举报件办理工作规范》,确保群众关注事项得到迅速回应、妥善解决。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全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将不忘初心,坚持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维护交通行业安全和运输市场秩序,为打造法制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文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 通讯员邓钰慧
图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伟楠、符诗贺
编辑 | 谭凯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