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邹德宝谈佛山AI应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助力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

12月20日,在2024佛山经济年会暨AI应用创新案例发布会上,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制造业大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等焦点问题,作《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应用发展新范式》主题演讲,并与参会者展开深入的分析交流。

邹德宝。

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自ChatGPT发布以来,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持续涌现,从通用大模型到行业大模型,从单模态大模型到多模态大模型,AIGC不断驱动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的快速迭代,为我国AIGC行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现阶段,纵览国内AI产业链,优势尽显。从地域看,北京、广东、上海形成AI集聚发展高地。而佛山,扎根于广东这片潜力无限、机遇丛生的沃土,尽享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得天独厚红利,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未来可期。

在谈及佛山AI产业布局与进展时,邹德宝指出,佛山的主导产业聚焦于智能家居与智能制造,二者发展态势各有亮点。就智能家居而言,依托泛家居领域深厚底蕴和全力塑造“佛山造”品牌,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巨大,智能化改造更是前景无限。

同时,凭借紧邻广州的地缘优势,佛山能够高效承接来自广州的智能化产业外溢资源,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反观智能制造方面,尽管自2023年起各方纷纷抢滩布局大模型领域,但AI赋能智能制造之路并非坦途,面临重重难题。

举例来说,生产线流程往往极具个性化,而当前大模型大多侧重于通用技术,这就导致在数据标准化、精准标注以及前期训练环节,与实际产线之间存在明显的兼容性障碍。而且,相关数据集开放性不足,使得企业后期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反复磨合与试错,成本颇高。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是核心发力点

邹德宝认为,对于佛山而言,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无疑是核心发力点。一方面可以智能运维、生产线流程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工厂等前沿领域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在智能家居、原材料设计加工、用户画像检索调研等关键环节,巧妙运用大模型进行精细布局。

对企业而言,不同规模的企业有着差异化的应对策略。头部龙头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有实力推动全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既能大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运作效率,又能丰富产品种类,拓展市场份额;初创型或中小微企业则可依据自身现金流状况灵活施策,若资金周转吃紧,不妨先局部布局,比如租赁大模型产品或相关设备对某条产线进行针对性改造,待企业发展壮大、资金充裕后,再逐步迭代升级,向其他环节渗透拓展。

立足佛山的发展格局,邹德宝着重强调了3个关键要点:一是守护根基是首要任务,必须立足佛山主导产业,大力推进AI智能升级、改造与提升,将传统优势产业插上智能翅膀,巩固产业地位;二是要具备广阔视野,跳出佛山局限,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宏伟蓝图,积极投身湾区经济建设浪潮。充分利用大湾区丰富资源、广阔市场与高端人才汇聚优势,对标国际前沿产业标准与发展模式,让佛山产业走向世界舞台。三是从区域协同角度出发,佛山要做好广州产业外溢效应的承接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邹德宝建议,佛山本地的人工智能企业在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时,要切实转变思路,摒弃“我给什么,你用什么”的旧观念,要真正洞察客户需求,做到“他想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他想用什么,就研发什么”,以精准服务助力产业腾飞。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

图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王澍、王伟楠

编辑 | 古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