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佛山一直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随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佛山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佛山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应用程度不深、数据市场不完善等痛点难点,需要在标准引领、政策完善、供给能力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完善等方面攻坚克难。
佛山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应用程度不深。虽然佛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占比已超过七成,但认定标准不高,有数智化投入和应用即被视为在进行数智化转型。部分企业网络化基础不扎实,难以为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有些企业只在内部开展应用,产业链层面的应用较少。
二是认定标准模糊和缺失。当前,数智化示范工厂、数智化示范车间、特定行业或区域互联网平台等项目虽然有国家级科研机构认定标准,但缺乏国家级、省级、市级的认定标准;产业集群数智化则从国家到地方都缺乏相应的认定标准,数智化硬软件范围没有明确界定。数智化相关认定标准的模糊和缺失,给项目认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三是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从需求端来看,不同行业需求差异化明显,企业个性化需求强烈,由于缺乏数智化转型标准和实施指南,工业企业不了解自身建设发展问题,难以找到转型升级的突破点和路径方向;从供给端来看,各产业特点区别较大,数智化服务商缺乏对相关工业企业的工艺、业务的了解,难以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
四是数据市场有待完善。目前数据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可控性等问题均有待规范。虽然佛山制造业企业在设备使用上的国产率越来越高,但部分高端设备仍然依赖进口,数据可获得性方面存在卡脖子问题。
针对当前佛山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建议佛山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加快形成标准引领
一是持续打造数智化转型标杆示范。重点推动美的、维尚、联塑、科达等大型龙头企业开展更深层次的数智化转型,以“数字”领航、“灯塔”引领、“标杆”示范,打造数智化转型示范标杆,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样本参考。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规模效应,为国家、省级单位制定数智化项目的认定标准提供佛山参考。
二是加快推动产业集群数智化转型。针对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的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加快开发推广行业一体化集成方案,打造基于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细分行业全产业链贯通和资源能力服务化的新模式。
(二)完善政策设计与实施
一是根据行业分类施策。在推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行业,应制定不同的数智化转型路径。针对食品饮料、陶瓷等流程型类产业集群,重点在于工厂的数智化改造,政策应在企业数智化示范车间和数智化示范工厂建设上予以更多支持;而对于纺织服装、家具家电等离散型类产业集群,其重点在于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聚拢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数智化改造,因此,政策重点应向支持相关企业加快成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倾斜。
二是加大政策宣贯力度。积极发动数智化转型服务商、产业联盟、涉企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政策宣贯活动,大力组织行业观摩会、展示会,深入企业对政策解读,增强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信心,并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推动政策高效精准实施。
(三)强化数智化供给能力
一是积极引进外部优秀服务商。根据佛山制造业企业需求及产业集群分布进行“以产招商”,进一步丰富数智化转型服务资源池,尤其从百强软件企业、优秀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中进行重点引进。密切与广州、深圳两个湾区核心城市的联系,充分利用其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人才、科技、研发、创新等资源,争取将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下沉到地市级,链接到佛山。
二是加强本土服务商供给力量。以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本土数智化转型服务商的挖掘和培育,尤其是加大力度支持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成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对行业进行赋能。
三是培育特定行业解决方案。根据佛山现有产业特点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服务商向垂直行业深入研发专业性解决方案,形成与佛山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解决方案体系。针对不同行业企业需求,建立服务商分级、产品和服务分类目录,引导服务商深度挖掘企业需求,研发针对具体行业的产品,形成专业化、差异化、高端化的行业解决方案。
(四)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一是完善数据市场确权。政府应加快从法律法规层面进一步探索数据确权,规范数据交易,为企业数智化转型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是健全数据要素平台。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从龙头企业对供应链企业的订单拉动入手,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以及供应链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带动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升级。鼓励中小企业使用低成本、快部署的云化产品实现基础设施上云、关键设备上云、核心业务上云。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市相关财政政策,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方案,广泛推动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进行数智化转型。
文字丨付升华,(作者单位: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图片丨来源第三方,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丨周师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