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智造与全民消费同频共振

今年一季度,在“两新”政策的指引下,佛山消费市场和产业领域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并在7月明确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持续推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

作为制造业大市,同时也是一座藏富于民的经济大市,佛山在这次政策加持下留下生动的注脚。

佛山企业在不断通过设备更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同时,一批批更加绿色、智能的产品被消费者买回家中,需求侧和供给侧在这场行动中实现完美闭环。

设备更新潮:企业大阔步迈向智能制造

在佛山照明高明生产基地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LED灯组件在自动化设备组装下快速下线。这是企业响应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成果。

今年一季度,在“两新”政策的指引下,佛山消费市场和产业领域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佛山照明将数智化作为核心战略,借设备更新换代的东风,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佛山照明高明生产基地为例,自2020年以来,佛山照明先后立项300多项,投入资金超2亿元,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展示动态化、系统应用集成化,特别是智能仓库对比传统仓库,物流效率提升40%。

佛山照明只是全国设备更新热潮中的一个缩影。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5.9%,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对设备更新的积极投入。

佛山企业在这股热潮中表现活跃,除了像佛山照明这样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外,还有不少企业选择新建生产基地。

广东耀龙高端金属智造及智能设备生产基地效果图。

3月16日,广东耀龙高端金属智造及智能设备生产基地项目破土动工。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年底投产。耀龙集团作为国际化科技型综合性企业,此次新建占地超50亩的生产基地,将聚焦不锈钢工业管、智能旗杆等产品研发与生产,还计划引入智能化生产线、绿色工艺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新设备采购金额将超7000万元。

今年一季度,佛山全市集中安排重大项目开工138项,总投资927.20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多个行业,投资规模大,将为佛山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新建生产基地往往伴随着先进设备的引入与生产线的升级,这无疑会进一步推动佛山企业设备更新进程,为佛山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9%。在“两新”政策推动下的设备更新行动,有力地拉动了投资增长。

消费新热潮:政企媒都动起来了

近年来,在“造节”这件事情上,佛山可谓下足了功夫。

成果亦是有目共睹:叠滘龙船漂移火遍全网,还吸引央视知名主持人撒贝宁前来“参赛”;佛山“西甲”赛事让三水的食品饮料产业搭载着足球文化一起出圈;南庄车水马龙节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商旅消费嘉年华……

在以旧换新上,佛山的“造节”能力也在凸显,政企媒都动起来了。3月19日,“爱上佛山智造・焕新品质生活”第三届“320国际幸福日美好家居节”启动,汇聚多方力量,持续为“有家就有佛山造”这一产业IP增色添彩。

2025佛山首届焕新生活家居消费节现场。

4月18日至20日,由佛山市商务局、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的2025佛山首届焕新生活家居消费节举行,展会汇聚了超50家知名家居企业,推出一系列以旧换新优惠活动,吸引超万名市民前来咨询与选购,现场气氛热烈。

家住南海的市民赵女士刚换了房子,特地到消费节现场选购,一站式购齐了家里需要用的家居产品。“买了空调的风管机、洗碗机、灶具、油烟机,都是选的佛山造,而且价格也很优惠。”

“我们3天成交超100万元,卖出200多套空调,办理300多笔家电补贴,补贴资金达30多万元。”佛山市天蓝电器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月光介绍,在厂家补贴、国补的基础上,消费节浓厚的氛围让市民下单更为果断。

一季度,天蓝电器销售收入增长约30%,空调、手机、扫地机器人和厨房电器等品类销售增长明显。李月光称,政策放宽空调购买数量限制,刺激了家庭购买需求;手机方面,6000元左右价位段补贴覆盖华为P70、OPPO、vivo等热门机型,销量实现两三倍增长。

今年,美的智慧家门店店长覃月明显察觉到消费风向的转变。以往新小区是消费主力军,如今乡镇农村的消费需求强势崛起。覃月称,门店计划今年持续深耕乡镇市场。

造节造势提升消费者参与度,精准挖掘乡镇下沉市场潜力,是佛山推动以旧换新给出的新尝试,搅动了佛山消费市场“一池春水”。

1~2月,佛山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15.1%,远高于全省同期水平(1.1%)。这背后,离不开佛山政企媒多方联动,不仅刺激了当下消费增长,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消费者对“佛山造”品牌的信赖,为后续市场的持续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两新”新作为:助力需求与供给形成闭环

“两新”政策,一头连着百姓对品质生活的向往,一头系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一定意义上来说,形成了国内大循环的完美闭环。这一闭环的成熟,将推动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所言,“两新”政策,连接供、需双方,既惠民、惠企,也惠及国家发展;既有利于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矛盾,也将推动形成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互促共进,牵动的是一个可以酝酿更远未来的循环。

具体到佛山,要如何更好地抓住“两新”政策机遇?

美的灯塔工厂。

从前期的探索来看,目前佛山已经在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上,初步形成“供给升级—需求释放—资源循环—标准牵引”的闭环。

在供给侧,企业设备更新促使产品迭代升级,提供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智能产品;需求侧的消费换新,为企业带来市场空间,刺激企业扩大生产、投入研发。同时,资源循环利用确保了废旧产品的妥善处理,为新生产提供原料,而标准提升则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佛山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两新”领域重点国家标准30项,占全国已发布标准的28.3%,在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例如,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制定《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等国家标准,推动电池回收产业规范化。

经过一年的稳健推进,佛山“两新”政策步入全新发展阶段。在这个关键节点,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成为佛山接下来要重点突破的课题。

比如,如何大力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消费品智能化转型,以此提升产业链整体附加值,增强佛山产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回应庞大的回收需求,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资源再生效率,等等。

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两新”政策的持续加持下,佛山能继续深挖潜力,进一步发挥制造业和消费市场优势,为全国“两新”政策的深化落实提供更多可借鉴的“佛山经验”。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倪玉洁

编辑 | 谭凯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