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佛山加速挺进海洋经济“新蓝海”

粤西阳江海域风大浪大,来自佛山企业精铟海工的“海龙兴业号”风电安装平台却如履平地,吊臂将一个重达200多吨的叶轮缓缓上升至100多米高空,与海上风机机舱精准对接,令人叹为观止。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海区里水镇的精铟海工模型展示区,看到了风电安装平台、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深海养殖网箱等模型,感受到企业在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制造与海上施工方面的雄厚实力。

当前,佛山正以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新兴产业为主抓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定不移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向海图强,向海而兴。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全力写好发展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6月26日,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这是近年来广东围绕发展海洋经济而召开的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剑指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

蓝色国土蕴含着无穷宝藏、无尽资源,挺进深蓝、逐梦蓝海,前景一片广阔。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挺进海洋经济“新蓝海”?

“精铟03”风电安装平台完成首台风电机组吊装任务。/企业供图

深耕蓝色国土大有可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未如此重要。深耕蓝色国土、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也大有可为。

佛山地处珠三角腹地,虽不直接濒海,但凭借其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协作,也能够在海洋经济发展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径。

佛山紧邻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中山等沿海地区,通过纵深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高效利用周边港口资源。同时,佛山内河航运发达,具备“江海联运”潜力。

发展海洋经济,佛山还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支撑。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成熟,可为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制造、海洋防腐材料等提供配套。家电、机械加工能力也可转型生产海洋探测设备、水下机器人等细分领域产品。

此外,佛山还有较强的产业链协同能力。佛山的泛家居、五金等传统产业可以与海洋经济结合,比如开发船用家具、环保型船舶涂料等。氢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也可助力海上风电、海洋能开发利用。

总而言之,佛山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具有独特优势,只要找准赛道,深耕细分领域,就能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

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

向海洋要发展,关键是比拼向远洋深海拓展的能力,这就离不开大型科考装备、深海钻井平台等大国重器,这背后是重工业的“肌肉秀场”。

作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的制造业大市,佛山拥有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佛山积极运用技术改造和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加快海洋装备研发制造。

精铟海工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国内最先进、最大深水作业、最大绕桩吊重、抗风抗海流强的多功能海上作业平台,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填补自升式平台锁紧系统国际标准空白。

中南机械专注于大型机械设计和精密机械制造,产品曾被应用在“雪龙号”科考船等大国重器上。曾携手中海油服成立中海万泰,负责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钻井“璇玑”系统全部55个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

联塑精铟科技大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发新型养殖装备,发展深远海养殖,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防风抗台升降养殖网箱已正式投入使用,可抵御16级台风,实现深远海养殖的大规模布局。

在海洋装备制造上,佛山企业各展所长、“各显神通”,打造了一批批“深海利器”,频频在南海之滨亮相。

科技水平的高度,决定了海洋开发的深度。佛山着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精铟海工参与建设“广东省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推动广东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勘探装备机械中试平台”入选佛山市首批中试平台。

同时,佛山强化海洋产业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比如推动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及转化,季华实验室海洋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团队以虾壳为原料,将海洋生物多糖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医用材料、功能食品和绿色环保产品。

接下来,佛山将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向新向强深耕海洋制造,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制造等配套产业链优势企业,精准开展招商引资,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5月30日,儒林湾游艇会在南海九江海寿岛揭牌,该项目落地将助力佛山高端水上休闲产业的发展。/南宣供图

加快布局发展游艇产业

7月1日,位于高明区的西江国际游艇会暨“六大配套工程”全面动工。该项目是广东省首个内河型游艇展示中心,也是省游艇旅游实验基地,旨在推动“游艇+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激活“水上经济”。

游艇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当前,佛山正加快布局发展游艇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游艇制造产业园,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工作,重点引进发动机、智能仪表等领域企业。同时加强水系旅游资源开发,全域打造游艇产业应用场景。

港口对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佛山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顺德新港码头、高荷码头等现代化码头建成投用,顺德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稳步推进,深国际高明港区富湾作业区通用码头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全力打造专业化规模化港口。

此外,佛山积极融入大湾区港口群,创新“湾区一港通”“组合港”通关模式,全市11个口岸码头实现通关新模式全覆盖;支持绿色航运发展,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动力船舶,推进港口岸电建设,实现辖区所有普通货物码头岸电全覆盖。

“加码”海洋经济,深挖“蓝色潜力”,正当其时、恰逢其势。佛山将大力推动海洋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梁建荣

编辑 | 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