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市三医院以多元化措施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以优异成绩升入重点高中的女孩小麦(化名),无法承受学业压力和与好友分离带来的孤独感,出现头痛、腹痛等症状并拒绝上学。经过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医院”)“拒绝上学”门诊评估、干预后,小麦学会了压力管理技巧,情绪显著改善,逐步恢复上学。

今年5月,市三医院开设“拒绝上学”门诊,与青少年心动力工坊形成服务闭环,护航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门诊开设1个月以来,需求量持续增长且稳定在高位。

市三医院青少年心动力工坊团体治疗室。/医院供图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

“拒绝上学”门诊由经验丰富的儿少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专科护士组成核心团队。近日,记者登录市三医院网上预约系统发现,该门诊一号难求。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为更精准、专业地服务这部分孩子和家庭,医院开设了‘拒绝上学’门诊。”市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晓玲介绍,门诊主要是面向因情绪障碍(焦虑、抑郁)、适应障碍、社交困难、学习压力过大、亲子冲突等多种心理因素导致拒绝或无法正常上学的青少年儿童,为他们提供从评估、诊断到系统干预的“一站式”服务。

李晓玲介绍,门诊开诊以来,需求量持续增长且稳定在高位,也出现了新趋势。一是就诊年龄下沉,小学高年级学生比例有所上升;二是问题复杂性增加,单纯的“怕老师”“怕考试”比例相对减少,更多孩子表现为多重因素交织,如网络使用问题、社交焦虑等;三是家长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简单归咎于孩子“懒”或“不听话”,而认识到是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寻求专业帮助。

“我们通过个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个体化方案对孩子进行干预,短期目标是帮助孩子克服返校恐惧,安全、顺利地重返学校;中长期目标是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社交能力和学习适应性,促进整体心理健康发展。”李晓玲说。

在心动力工坊重拾动力

5月20日,市三医院青少年心动力工坊启动。“‘拒绝上学’门诊是‘入口’和‘评估站’,心动力工坊是康复基地和成长平台,需要更深入、系统化、体验式干预,或处于返校过渡期、需要提升心理动力和学习适应性的孩子,可以在心动力工坊进行沉浸式学习。”李晓玲说。

心动力工坊属于半公益性质,主要设置六大模块的特色课程。其中,模拟课堂练习课堂专注力以及时间管理技巧,团体训练让学员重拾自信,家庭亲子活动搭建沟通桥梁,家长支持服务教授有效的家庭辅导技巧。心动力工坊还特别融入了音乐疗愈、绘画表达等艺术治疗形式,让疗愈和成长更自然、深刻。

心动力工坊每期为6周时间,每周安排3个半天的课程。通过不到4周的学习,小麦由最开始沉默不语到表情丰富、开怀大笑。现在,她已逐步恢复上学。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偶尔的阴霾需要我们用理解、专业和持续的爱去驱散。”李晓玲说,希望通过专业医学评估、多元化干预手段、强有力的家庭支持,形成“医-家-校-社”联动的支持网络,既让孩子“回去上学”,也帮助他们修复心理困扰,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当孩子表现出“不想上学”时,家长应该怎么做?李晓玲建议,家长应理解与接纳为先,避免简单指责、说教等,提升沟通质量,学会有效倾听,尝试使用开放式提问,表达关心而非控制;以身作则,管理好电子产品,创造阅读分享等互动机会,让孩子体验现实世界的连接和乐趣;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同时学习科学育儿知识,与孩子共同成长。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范银燕、梁炜健

编辑 | 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