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佛山高温、暴雨天气交替出现,蚊媒孳生活跃,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为切断蚊媒传播路径,全市所有公交车、地铁、道路客运班车、巡游出租车及网约车等已全面启动每日防蚊消杀机制,为市民出行筑牢防蚊屏障。
工作人员对客运班车进行蚊虫消杀。/部门供图
公交车 每车必检每缝必清
自7月21日起,佛山交通部门已组织对全市所有在营的公交车、道路客运班车、巡游出租车及网约车开展防蚊灭蚊工作,实现这四类公共交通工具的“无死角覆盖”。
在消杀频率与操作上,严格执行“每日清洁消杀制度”。所有车辆须在每趟次收车后及发车前完成全车卫生检查与防蚊处理。消杀重点聚焦车厢地板、座位夹缝、垃圾桶等易残留水渍的区域,通过彻底清除杂物与积水、及时清运垃圾等措施,确保车厢环境持续干燥整洁,从源头阻断蚊虫孳生条件。
针对跨市运营公交车辆的特殊性,交通部门强化广佛肇经济圈联防联控。对往返广州、江门、中山、肇庆的跨市线路,执行“每趟次即时消杀”机制,即车辆在始发前与返场后第一时间进行喷药处理。同时采取“物理+化学”双重防护措施:车内统一悬挂驱蚊药包,并在停靠期间强制开窗通风形成空气流通,多维度驱避蚊虫。
与此同时,全市网约车平台也通过APP端推送信息、微信短信通知等方式,向网约车驾驶员传达防蚊灭蚊工作指引,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司机在日常运营中,需通过车厢内部保洁及留意停车场地排水积水情况、场所周边蚊虫密度等,协助观察和报告蚊虫滋生隐患。
佛山交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将通过标准化消杀流程、跨区域协同处置及司乘人员培训的三重保障,全力切断蚊媒传播链,为市民构筑移动出行安全屏障。
佛山地铁 从车站到隧道全方位消杀
7月30日23:15,佛山地铁3号线末班车的灯光刚消失在东平站隧道尽头,站长郭淑芬便对着对讲机下达灭蚊消杀指令。这座日均客流量破万的换乘枢纽瞬间切换模式——晚上11时半的站厅里,穿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背着喷雾机整装待发,一场与蚊虫的深夜较量拉开序幕。
自佛山发现基孔肯雅热患者后,佛山地铁迅速搭建起集团-公司-部门三级防疫网络,每日通报感染情况与消杀进展。
记者在东平站现场看到,保洁员君姐背着30斤重的喷雾器穿梭在站台、闸机出入口与卫生间之间。她的消杀路线图上,卫生间地漏、排水沟拐角、垃圾桶外侧等“蚊虫据点”被醒目地标成红色,下水道口也被纳入喷洒范围。
白日运营期间,车站工作人员每2小时开展一次环境巡查,重点清理积水和杂物以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全线执行垃圾“日产日清+即时清理”双轨制,垃圾桶外侧的水渍刚出现,便会被消毒湿巾擦拭干净。同时安排专人全天候值守洗手间等易积水区域,及时清除积水隐患。
郭淑芬表示,消杀范围不仅限于站厅站台,连出入口外5米内的草丛、排水沟都被纳入重点区域。当列车回库后,消杀人员会先对车厢进行深度清洁,座椅缝隙等隐蔽处也进行全方位喷洒。
佛山地铁还创新采用热烟消杀技术,让药剂在区间隧道内形成烟雾屏障;泵房及集水井则定期投放缓释灭蚊药,通过水流扩散形成“水下防护网”,从空间维度实现无死角防控。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黎红玲、梁慧恩 通讯员张维秀
编辑丨梁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