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线

“植”下艾草 减少“蚊”扰

艾草含有能够散发特殊气味,干扰蚊子的嗅觉感知从而减少蚊虫靠近且对人体无害。目前,我市多个镇(街道)通过种植艾草,筑起蚊媒传染病防控生态屏障。

围绕“一山一岛两河”“四大示范区”发展蓝图,里水镇正积极落实上级部署,将生态防蚊理念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中,通过绿美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文旅融合等方面,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8月3日上午,里水镇贤鲁岛爱情花海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植绿行动。里水镇组织机关干部及鲁岗村民齐聚于此,共同栽下成片艾草与香茅,为打造“无蚊景区”、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生态屏障迈出坚实一步。新栽下的驱蚊植物,不仅成为花海新景,更守护村民游客健康,生动诠释着生态与健康的和谐共生。

这片正在生长的“无蚊花海”,是以生态之力防控蚊媒传染病的创新实践。里水镇不局限于单一化学消杀,而选用兼具观赏与驱蚊功效的植物构建天然屏障,从源头阻断蚊媒孳生环境,将长效防蚊与景观升级巧妙融合。

“以后村民游客闻着艾草香,赏花也更安心了。”鲁岗村干部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里水文旅集团现场负责人则表示:“生态防蚊一举两得,既抑制蚊虫孳生,又提升景观层次,贤鲁岛的生态文旅名片更亮了。”

8月1日早上,九江镇上东社区浦京上东高新产业园前,挖掘机挥动铁臂作业,为种植艾草平整闲置地。这是九江镇以绿色植物为“武器”,向蚊虫宣战的生动写照。

九江镇制定艾草种植工作指引,采用“地栽+盆栽”双轨模式,全力构建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绿色防控体系。

其中,城镇社区精耕细作:引导城镇社区在市政公园、公共绿化带、住宅小区绿化等区域,成片种植形成规模效应,或见缝插种点缀于花基、路边。农村社区见缝插艾:引导村(社区)优先选取在房前屋后、闲置空地、边角地、花基、路边涌边、“四小园”,尤其是清理卫生黑点后腾出的闲置地块中种植。背街巷道灵活补位:针对背街小巷等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或难以地栽的区域,引导有序摆放艾草盆栽,作为地栽补充。

下北社区在“四小园”种植艾草。

在这场绿色驱蚊行动当中,上东、上西、下北、朗星等“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迅速行动,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中上东社区当天下午即组织志愿者完成艾草种植2处共1500株,面积约480平方米。扎根九江的知名企业广东省广弘九江饲料有限公司,主动将200亩厂区和约90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彻底清理改造为艾草园,从企业自身做起,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的绿色屏障,为社区整体防疫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邓施恩、崔绍鹏 

通讯员里宣